转型艰难
不过,尽管万达对外表示已不再是地产公司,但从万达公开的数据来看,2016年,如按房地产合同收入口径计算,因主动调减600亿元房地产收入,万达集团收入同比减少13.9%。原因是公司转战娱乐业之际商业地产市场降温。根据万达公布的经营业绩,2016年万达集团服务业收入占比55%,历史上首次超过地产,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也大于地产。
因此在1月14日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对外宣布万达转型基本成功。他明确提出,不仅万达集团不是地产企业,万达商业也不再是地产企业了。
然而从数据来看,2016年,万达集团营业收入2549.8亿元中,电影产业收入391.9亿元,同比增长31.4%;体育产业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9%;旅游产业收入174.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37.1%;儿童娱乐收入5.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4%,同比增长137.8%;万达金融集团收入21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7%。新兴产业虽然增速高企,但是核心利润来源还是地产。
此外,万达转型新业务还面临重重挑战。仅在3个多月时间内,王健林一度非常看重的万达金融集团和网络科技集团就有三名管理层人员离职。
2016年12月,万达金融集团副总裁兼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陆肖马离职;12月底,万达金融集团总裁助理兼万达保理有限公司与万达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嵇磊离职;2017年2月,万达飞凡信息公司CEO李进岭正式离职。
高层的变动最能反映一个公司的命运。飞凡三任经理人的变动反映公司可能是战略出了问题。抛开万达的光环,飞凡要想对抗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在电商行业的位置,其简陋程度简直不可思议。
金融领域,万达金融集团2016年收入213.5亿元,完成计划的127.7%,是各业务板块中超额完成计划最多的一部分。但与2015年工作报告中曾提出的种种设想相比,仍有差距。
首富今年几乎没有谈到金融部分,在万达官方的王健林发言稿中,“金融”两个字在总计一万多字的全文中仅出现两次——2016年业绩与2017年目标。
金融和互联网的新业务依然是任重而道远。首富期望依托的百货业,寒冬未散,整个行业都进入瓶颈期,未来能为转型的万达商管集团带来多少惊喜仍未可知。
“无论如何,万达向轻资产的转型应该说是战略方向选择正确,可以发挥万达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提升资产回报率进而提升万达的估值,这个是符合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要求的。从目前向轻资产转型的速度来看还是蛮快的,但是万达的资产体量过大,这一转型需要的时间会是比较长的,无论是存量调整还是增量调整,涉及的资产调整空间也会是非常大的规模。”柏文喜说。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作者:李克纯)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三门峡万达广场周边秩序引关注 顽疾为何难以治理? 上海颛桥万达广场立面调整 计划今年年底开业 黄若:在我看来万达频换CEO是美丽的错位 万达开会没人敢迟到 背后居然有套“动车理论” 万达飞凡高管频繁离职 王健林的要求太严苛? 搜索更多: 万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