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希望借助中方伙伴加速中国业务发展、弥补与肯德基的差距,中信借机进入觊觎已久的消费者业务
1月9日,中信股份(00267.HK)、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NASDAQ:CG)和麦当劳 (NYSE:MCD) 宣布合资组建新公司以加速发展麦当劳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业务,该公司将是麦当劳在美国以外的最大特许经营商。
合作方式以“股份购买协议”为主,买方为中信的两家公司及凯雷投资,卖方为麦当劳及Golden Arches Invetments Ltd(GAIL)。交易结构为: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以最高不超过20.8亿美元(约合161.4亿港元)的对价收购麦当劳的相关业务,其中部分以现金方式支付,剩余部分由新合资公司向麦当劳发行新股解决。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持有52%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
交易完成后,新公司可在中国大陆和香港获得麦当劳授予的“主特许经营权”,即两地麦当劳餐厅的20年经营权。
2016年3月麦当劳中国宣布“引进战略投资者”,中信股份下半年介入,从联合竞标到正式签约,耗时6个多月。中信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中国居民在休闲和餐饮方面的消费将持续增加,而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尤为巨大,预计西式快餐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此次交易是中信布局消费领域的切实一步,也是中信金融实业均衡发展战略的又一举措。
自1990年中国大陆首家麦当劳餐厅开业以来,麦当劳在中国大陆总共建立了2400家门店,这个门店数量只有其主要竞争对手肯德基的一半左右。肯德基比麦当劳早进入中国大陆市场3年。两者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数量相近,差距来自以3-5线城市。从门店数量来看,麦当劳中国只占全球麦当劳门店数量的5%不到,而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却占其全球总量的50%以上。全球而言,麦当劳仍然是快餐类企业的世界第一。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女士对《财经》记者说,发展速度是麦当劳中国公司最关注的问题。
麦当劳中国公司表示,美国总部认为中国市场非常重要,也愿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市场的很多事情美国总部都无法真正理解,加上时间和地理原因,两地总是沟通不畅,导致了上述差距。
近年来,中国快餐市场的本土公司发展迅速,境外投资者也加快了投资步伐,因此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1-7月,外商在华新设快餐企业4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737万美元,同比增长69.1%。截至2016年7月,外商累计在华设立快餐企业逾400家,实际投入金额约5.2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麦当劳决定寻找熟悉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以加快业务拓展速度。
麦当劳抛出橄榄枝之后,多家背景雄厚的中国企业及投资基金均热烈响应。此前传言参与竞标的有三胞集团、北京首旅集团、中国化工、三元食品等。麦当劳相关人士透露,数量远远不止这些,这是麦当劳在全球各地寻求特许经营权合作伙伴时,竞标公司最多的一次。
麦当劳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是:高度诚信、财务稳健、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可帮助麦当劳在中国快速发展。最终中信股份联盟赢得了独家谈判权。
中信股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者,在《财富》世界500大中排名第156。即将出任新公司董事长的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是本次竞标的主要操作人之一,他对《财经》记者表示,本次竞标中信高层态度一致,这个交易代表了中信股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转型方向。
目前中信的业务重点在工业、资源、金融、地产等行业,在消费领域一直处于空白。这次借助麦当劳布局消费领域,对中信可谓意义重大。
张懿宸对《财经》记者解释说,这些年做投资,看过很多消费类公司,尤其是餐饮行业,好的不多,值得投资的公司更是凤毛麟角。麦当劳不同,出于对品牌的爱惜,加上其独有的产品管理系统,能做到大规模和高质量的统一。
商务部统计显示,中国快餐市场90%为中式快餐店,西式快餐店仅占10%。但中信资本的市场调研结果,中国大陆地区快餐市场排名依次是: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和汉堡王。这说明中式快餐企业数量众多但市场高度分散,单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无法与西式快餐匹敌。
多家行业研究机构均认为,互联网+餐饮的“O2O”模式正在成为趋势,竞争会趋于白热化。张懿宸和张家茵也对《财经》记者表示,“O2O模式”将是麦当劳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3-5线城市一直是麦当劳的瓶颈,也是其在中国市场输给肯德基的主要原因。如果想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快速发展,那就需要大量资源支持。资金方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中信和凯雷表示,将用麦当劳的利润支持其再扩张,不会为了短期财务回报而索要分红。其它资源方面,中信泰富的商业地产业务对麦当劳开店会有直接帮助。拥有1400多家网点的中信银行,未来发展方向也集中于三、四线城市,可与麦当劳齐头并进。
中信资本股东之一的腾讯集团也承诺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付、游戏资源等方面对新合资公司提供支持。
中信表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中信的一贯原则。因此新公司与中信旗下的其它子公司不同,属于独立运营,品牌与运营团队均不会改变,中信方面只是控股股东。
《财经》记者 徐谌辉/ 文 马克/编辑
麦当劳在中国26年 见证了美国方式的入侵与蒸发
继中国业务之后 麦当劳拟出售日本业务33%股份
麦当劳顶层求变:洋快餐的2.0革命
麦当劳本土化拐点:把命运交到中国投资者手里
麦当劳看重中信“很了解中国”:有很好的资源
搜索更多: 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