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转得比较多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再喜欢宜家》,作为宜家曾经的忠实粉,此文戳中了我的某处G点,共鸣之余却还有点小失落。文章并不犀利,但是却引来不少网友讨伐,多聚焦在作者晋级中产阶级之后的“装逼犯”,死忠的宜家粉无法接受一代美学生活导师,就这样被无情抛弃。
也是在两个多月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方便面里的经济学》,猛然让人想起,有多久没有光顾过货架上、曾经的明星食品方便面,从方便面的消费趋势窥探中产阶级消费升级,令一大波人的中产情怀开始发酵。
宜家、方便面,看似不搭的两个事件,却同时指向一个热点,就是前有诗和远方、后有归宿、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正拥抱怎样的生活方式?
1 爱过的,不止宜家
其实,那篇文章说得没错:在十多年前,我们的家居卖场里还满眼都是本土的、红黄黑搭配的家具组合,自家客厅和邻居家没什么两样。宜家的出现,绝对是一股清流。
被我们奉为极简美学宗师的宜家,几乎引发了全民宗教般的信仰。实用的小物、人性化的设计、简约的色调、温柔的价格,横扫国内千军万马的家具品牌,也刷新了传统家居的三观。那时候的宜家,代表的是洋气和品味。
然而,渐渐地,我们发现那些曾经追捧的宜家爱物,模糊了个性的色彩,与这个时代的快餐化并肩而行:板式家具便捷易更换、千年不变并不好用的调料瓶彰显简约、简单到粗糙的灯管,似乎一切都在说,用过就好,换换更好。
快餐化的家居文化,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带入物欲的死胡同,我们曾钟爱的手工家具、传承三代的人性的温暖,不知不觉中流失,在疲惫的更迭中,始终找不到信仰的出口。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有多久没有来宜家?在所谓的宜家必买的爆款清单中,耐撕地一笑而过?是不是开始在物质的世界里,寻找精神的含义?
不止是宜家,那些爱过的、当过迷妹杠把子的,一骑红尘飘然而去的,还有很多很多,几乎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团体游到自由行再到高端的定制旅游,从快餐果腹到饕餮美食再到健康绿色,从淘宝爆款到设计师品牌再到高端定制,每一段历程都深刻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都开始专注于自我的存在、内心的丰盈,不将就,只讲究。
与其说,这是我们审美觉醒的十年,不如说是生活智慧回归的十年,不是宜家离它当年带来的“设计”、“审美”越来越远,而是我们已经在更个性、更品质的路上走远了。当年它启蒙了我们的家居审美,如今,可能在目送这些逐渐迈入中产的人群之余,一大批更年轻的人继续投入它的怀抱。
2 宜家依然值得爱
如果仅仅因为宜家的产品已经不讨你的喜欢,就把它抛进历史的车轮中,那就太片面了。
前不久,宜家一个举动可以说感动了朋友圈。
宜家位于挪威某店内打造了一间25平米的样板房,与以往大相径庭的是,这件样板房没有简约舒适的设计,仅仅是泥砖的堆砌。墙面凹凸不平,也未经过粉刷,一眼望去,几乎没有家具,只有零星几种日用品,没有厨房和卫生间,不能称之为“床”的床……一切看起来破败不堪。
宜家为什么要造这样一间样板房呢?原来,这间样板房是一个叙利亚难民的家,宜家按1:1的比例复制了下来,宜家和挪威红十字会用这样的行动,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难民的人生,提醒人们珍惜现在的所有。
这个25㎡的空间里,住了一家10口人。在这个样板间里,宜家以一贯的方式在每件物品上都挂上了标签,不过,标签上标注的并不是商品编号和价格,而是这一家难民的生活故事,和怎样能帮助在战乱中的人的方法。
很多人被感动,每个星期,都有4万名游客通过叙利亚的家,而宜家通过这项运动,筹集了2200万欧元来支持战火中的人们。
宜家的这件事与上文提到的家居快文化,是不是完全两个不同画风?其实不过是物质和精神的两面,正映射着我们每个人。我们关心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流向,并愿意付诸行动,我们相信在物质生活之外同样存在理性纯粹、对美的审慎追求,也同样看到残酷生活的巨大力量,更为关键的是不让心中的愤怒,压倒对生命的悲悯。
这种强调个性、独立、尊严的中产精神崛起,在某种程度上,与宜家快文化形映成趣,一方是对物的升华,一方是精神的呼唤,摆脱形式主义的自由越来越成为绵长人生的春药。
其实,这种自由之外的尊严,成为一种新的美学态度。在宜家复制的25平方的难民之家里,这种人性化的关怀,这种对生活尊严的理解,宜家显然是超脱了商业本身之上的领悟。再包括宜家推出的好好吃饭的餐桌,让人们摆脱手机依赖,回归温度交往,都值得一再的称颂。
所以,也许我们换家具的时候第一件丢出屋外的物品就印着IKEA,但是宜家依然值得爱。因为它的产品或许不再满足我们对物质的需要,但它的灵魂正和我们同行。
(来源:一居生活 部分图片来源:Assbook)
俄罗斯商人要求宜家赔偿180亿瑞典克朗
南通宜家进入内部整理阶段 有望春节期间试营业
南通宜家有望春节期间试营业 为全国第22家店
2016消费者遇的套路:宜家夺命抽屉柜 三星变手雷
宜家综合体落户上海虹桥临空 成交总价逾21亿
搜索更多: 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