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寒冬期选择发力的开发商并不多,合生商业算是其中之一,这家行事风格极其低调的房企正在将商业地产的版图越摹越大。
“未来3年要推出30多个项目”是合生商业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当中作为“排头兵”角色的是上海静安合生汇、苏河湾合生汇以及北京朝阳合生汇、通州合生汇。
在10月28日合生商业蓝图发布会上,这家商管公司正式对外介绍了其五大业务板块,并推出了城市综合体品牌——合生汇,而在这之前上海五角场合生汇已经率先亮相。
低调的合生商业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其商业地产战略,截至目前合生商业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拥有了70余个商业地产项目,已建成运营的项目面积超过了300万平方米。当中,包括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和产业园等多种业态。
在既有物业组合中,写字楼占据着三分之一的份额。据合生商管董事长鲍文格透露,合生商业目前持有运营的写字楼物业达100万平方米,而形成这样的格局也是有客观原因。
“写字楼的租金比较稳定的,租户结构和投资模式也比较清晰。另外,整个写字楼行业的管理标准统一,行业的服务供应商水平也较高的,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转型过程中就切入了写字楼市场。”
据了解,合生商业的项目80%位于北上广深,而随着一线城市的准入门槛提高,合生商业的先发优势也得以体现。因此,在集团手握大量商业项目储备的前提下,合生商业并不寄望于时下流行的轻资产模式进行扩张。
至少,在合生商管总经理姚啟怀看来,集团的业务已经足够公司支撑好一段时间。不过,不依赖商业管理输出的轻资产模式扩张并不意味着合生商业不会做“减法”,毕竟商业地产对企业的资金沉淀要求极高。
“合生商业未来不排除引进资金,引进战略伙伴,把股东结构分散,把资产做轻,但经营权、管理权还是要把握在自己手里,这可能是我们跟别人在商业路径上有区别的地方。”鲍文格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讲到。
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纯粹招商代理的轻资产模式,并不适合合生商业。因为这个模式会造成其对整个物业服务品质和服务标准的不稳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合生商业本身拥有足够多的项目储备。
以商业综合体作为发力点,合生商业也是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风险平衡的支点,毕竟“商业进入寒冬”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鲍文格指出,合生商业在应对市场竞争时也有一套自己的目标方案。
当中包括选址的核心、业态的多元化以及自身成本的精简,与此同时,合生商业也看到存量物业价值的重新发现所蕴藏的商机。“比如我们在北京将原来的酒店改造成写字楼,把批发市场改成购物中心,从而使毛利提升。”
以下为合生商业蓝图发布会现场媒体群访的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合生商业目前的规模有多大?
姚啟怀(合生商管总经理):合生商业有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产业园,营业中的总面积有300万平,单写字楼就有100万平。接下来的3年我们将推出30余个项目,合生商业所管理的商业项目都是集团自持。
现场提问:这两年商业地产过剩的说法比较多,尤其是购物中心竞争比较激烈,合生商业是如何应对的?
鲍文格(合生商管董事长):合生商业是商业全产业链的运营商和管理商。首先,我们还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合生商业项目的选址都是在成熟的商圈,我们比较关注于建筑设计以及良好的质量控制,我们认为这是商业基础,也就是说在整个市场向好的时候我们会获得一些租金的溢价,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抗跌性比较强;
第二合生全产业链的服务商里面会有多业态,我们整个综合体里会有写字楼、酒店、商场、公寓、产业等这些均衡的资产组合。某一方面资产有问题的时候另外的会保证我们有均衡的表现,让我们的租金回报在应对市场时有比较稳定的收益;第三是提高我们的收入,以及减少支出;
第四,我们认为未来整个市场空间会有一些存量物业价值重新发现的过程,比如我们在北京将原来的酒店改造成写字楼,把批发市场改成购物中心,从而使毛利提升。这些都是我们应对市场的目标方案。
现场提问:合生在商业领域不并不是一个“新生”,但明星项目不是很多,公司会如何做一个具有话题性的新项目?
姚啟怀:商业有地域化,每一个商业都很难复制,因为人的消费习惯跟消费选择是不一样的,而且还跟周边的竞争对手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每一个项目都会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做出我们的定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合生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