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许多制造企业还在想办法“机器换人”时,“无人工厂”已经悄然临近了。
去年5月,广东东莞诞生第一家“无人工厂”——所有工作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机床、无人运输小车和自动化仓库来实现。原本需要650个工人的厂区里在改造后只要60个人,并将逐步减至20人。
这一事件被众多媒体解读为“机器换人”战略进入新阶段,但在当时看来要大范围普及“无人工厂”还是十分遥远的愿景。然而,仅仅在一年后的今天,这一目标已经变得触手可及。
9月22日,2016第二届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简称“广州智博会”)开幕,第一财经记者现场走访发现,除了传统的智能机器人展示之外,无人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备受关注。
“如果说‘机器换人’解放的是人的体力,那么‘无人工厂’就是从体力到脑力的全解放。也就是说,不仅是生产线上不再需要人工,连管理人员也能被取代。”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陈洪波看来,一旦企业选择“机器换人”就必然面临发展中的机器互联互通问题,而这恰好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盲点”,也是机遇。
“通过综合研究后我们发现,信息化软件和机器人从市场都能够购买到,只是有没有资金的问题,并且一些企业已经本身就拥有了一些智能化设备,或者已经有了ERP等信息化软件,如何将这些信息化软件及传感器设备有机的连接起来进行任务分配是市场上缺乏的,或者要么都是量身定做的,而不是一个平台。所以我们选择从这种中枢的大脑开始下手,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并能够对他们进行任务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推出的软件要做的工作”,陈洪波说。
同样想抓住这个机遇的还有深圳华为,该公司在现场展示了凭借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ICT技术的敏捷制造新模式打造的智慧工厂,可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和按需定制。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广东公司制造业解决方案总监李杨力认为,成本、效率、创新是现代制造业的生命线,无人工厂考验的就是如何应用科技实现对机器人的管理,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最终提高生产效率的准确性,未来同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出不同的产品,也就是“柔性生产线”。
“工业4.0不是简单的生产工艺的改进,而是由生产向服务转化,通过卖服务倒逼着生产厂家把产品质量改进好,这也是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方向”,李杨力说。
而为了保证这个像“大脑”一样的软件能够接入并指挥不同的智能化设备,嘉腾和华为都把自己的操作系统做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同时都在不遗余力的搭建自己的生态圈,希望团结出一大批企业使用,只不过嘉腾走的是低价策略,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群,而华为则是走“私人订制”的路线,以大企业为主要对象。 共2页 [1] [2] 下一页 这个锅我不背!华为称与国行版Note7爆炸无任何关系 “三国杀”现变局:苹果热卖 三星爆炸 华为防弹 侯为贵退隐根源:中兴较华为越落越远 直接体现在企业战略上 日媒:华为欲2018年超越苹果 成全球第二手机品牌 PC产业被唱衰,华为、小米为何逆市入局? 搜索更多: 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