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间光明乳业(600597.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会议决定,同意出资不超3912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96亿)参与下属子公司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有限公司配股增资项目,配股增资后公司持有新莱特乳业股权比例保持39.1193%。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新莱特是光明乳业首个海外并购案例。该公司是新西兰五家独立牛奶加工商之一,主要从事奶粉生产加工业务,注册资本8511万新西兰元。
2010年11月,光明乳业花了3.82亿元人民币以新增股份的形式收购新莱特51%的股份,成为了绝对控股股东。2013年7月,新莱特乳业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SML”。发行完成后,光明乳业持有新莱特39.12%股份,仍维持第一大股东地位。根据今年上半年新莱特的财报显示,新莱特营收14.37亿元,净利润1.14亿元,而截至上半年,新莱特总资产达28.82亿元,净资产11.19亿元。
而记者查阅光明乳业2016年上半年财报发现,光明乳业上半年虽然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但主要为牧业业务的拉动,而光明乳制品品类发展并不乐观。数据显示,上半年光明乳业乳制品营收同比下滑1.08%。
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沈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2015年开始,新莱特自身就做了很多整合,这对于产出业绩的增长是有直接关联的。所以国内的很多乳企纷纷开始关注它的发展。而蒙牛、伊利在国际化上一直走在光明前面。于是如果新莱特有足够的吸引力的话,这些乳企巨头会抢先选取关注,所以光明为了确保自己最大股东的位置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资料也发现,新莱特近年来与国内其他乳业企业加深合作的动作频频。资料显示,新莱特曾在2015年1月收购新希望营养品25%的股份,为其生产爱瑞嘉、爱睿惠两品牌。同时,新莱特还是纽瑞滋的包装消费品提供商。
“新莱特的毛利率出现了明显增加,产品结构的升级是主要原因,从之前的低端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基粉转变,所以增资的目的,是在于补齐公司乳制品的短板和增加子公司的现金流。”沈阳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光明的优势在它的冷链能力,他收购国外的企业主要是为了配方、技术等。这样的增资行为就是希望能够结合自身冷链能力,整合海外企业的技术与配方,从而发力高端产品。”
自2010年开始,光明集团在海外并购上一直不遗余力。5年多的时间里8次海外并购,将新西兰、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以色列等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收入“囊“中,意在打破多年来中国乳业伊利、蒙牛“双雄”并立格局。
但现阶段光明乳业年销售额在200亿元左右,而伊利、蒙牛的销售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光明如何在“双雄对峙”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一财经 吕进玉)
光明乳业品牌三年规划出炉 光明乳业与苏宁云商合作 加速布局电商平台 光明乳业产品升级 业绩迎来拐点 百年老字号光明乳业 借娱乐营销“减龄” 光明乳业“装嫩吸粉” 产品升级 业绩迎来拐点 搜索更多: 光明乳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