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及微信支付的崛起,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微信红包创世纪般的成功。但微信支付的崛起,从线上单纯的红包功能,到线下近70万商户的支持,成为移动支付一大巨头,其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成功,而是整个线下策略的成功。在微信支付发布整整3年之际,我们来说说微信支付是如何崛起的。
微信支付发布后的困难重重
在微信支付的发布前期,2013 年第三季度,月活跃用户达到 2.72 亿,其中多于一亿是海外用户。巨大的用户量是微信支付的基础,此外,2013年8月,微信公众账号数量已达百万级别。在商业团体、自媒体的入驻方面,微信也已经上量。
而在微信支付上线之前,2月份,微信推出了微信会员卡功能,微信会员卡是微信作为商业化的第一个产品用户使用微信的移动支付、用户使用微信会员卡优惠、用户使用微信会员卡储值进行微信的商业化转变。
2013年8月5日,微信5.0正式推出,微信支付采取的是与银行卡绑定的方式,并主打快捷和安全牌。通过绑定的银行卡支付,输入微信支付密码,即可一键支付。此外,扫一扫功能是微信5.0重点强化的功能,这为未来的线下P2P支付奠定了基础。
此时上线的微信支付可谓是内外交困。从自身情况来说,虽然微信拥有亿级用户,但是用户没有开通微信支付的必要性,微信支付推出之后,仅仅易迅网接入,场景的缺乏很有可能让微信支付早夭;另外安全方面,二维码的支付方式一直备受质疑,日后央行对二维码的叫停也验证了这一点。
从外部环境来说,微信支付一上线,就是各种封杀。2013年8月末,京东为了支持易信,终止了与财付通的六年合作,业界普遍认为直接诱因是微信支付的推出。此外,老对手阿里也在8月做出了一些封杀行动,以安全为由,淘宝全面停止二维码外链图片,而微信反击屏蔽淘宝链接。
对内,开卡用户不足,使用场景不足,对外各种巨头的封杀,安全的指责,而后还有政策的不给力,微信支付的开始并不顺利。
场景拓展不分大小 内外问题逐一击破
微信支付没有好的开头,但却有不错的市场策略。推出之后,微信支付逐渐的打通各类支付场景,虽然在大的电商支付场景上碰壁,但是线下仍然想象空间巨大,并且通过各类措施解决微信支付的内外交困情况:
打车软件入驻,2013年8月底,摇摇招车接入微信支付。
自动售货机入驻,2013年8月,微信与友宝合作,天津自动售货机可以微信支付,同年10月,北京也推出类似服务。
电商入驻,除了腾讯系的易迅网开通之时入驻之外,聚美优品在2013年9月16日接入微信支付。同年9月22日唯品会也入驻微信支付。
公众号优势发挥,微信深刻的认知到自身的公众号优势,2013年9月22日,香港航空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微信支付”功能。这也是微信公众号支付场景的开始,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通公众号内的微信支付,甚至包括政务部门。
线下活动培养用户习惯,2013年10月10日,腾讯旗下的支付平台财付通日前在广州启动微支付的街头路演,在正佳广场、天河城、中华广场等重点商圈,可以体验微支付扫码购物。
与保险PICC合作,解决安全问题。安全一直是微信支付备受诟病的问题,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都以安全为借口进行封杀。微信与PICC合作,推出全额赔付保障,承诺“你敢付,我敢赔”,解决了消费者心理上的不安全问题。
百货支付场景拓展,2013年10月24日,微信与新世界百货合作,此后商户合作拓展开始。
招募商户,自身乏力的进行推广,不然招募商户拓展场景。2013年12月份,微信开始招募商户,其中包括综合B2C商城、垂直B2C商城和品牌商,支付费率最低0.6%,要求保证金5万。在2014年3月,保证金又降低到2万,同年9月,微信取消保证金。招募商户的力度,微信也是蛮拼。
各个策略的成功实施,让微信支付有了较好的开局,从用户熟悉方式的营销活动推广,到安全保险的推出,再到商户的招募,微信支付的2013年,一直在打造自己的基础。真正的发力,则是打车软件大战,与微信红包的出奇制胜。 共2页 [1] [2] 下一页 律师举报微信支付未落实央行实名制新规 中国游客爆买趋缓 日本商场推支付宝、微信支付 继续拼杀移动支付场景 支付宝、微信支付大举“刷”进火车站 武汉居微信支付最活跃城市第七 男性更爱使用 微信支付推“8.8无现金日” 联合70万门店40家银行 搜索更多: 微信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