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青青稞酒净利润下滑的态势从2014年便已经开始。据青青稞酒2014年年报显示,青青稞酒当年净利润为3.17亿元,相比2013年同期下降15.1%,不光净利润下降,营收方面也下降0.83亿元,同比下降5.75%。青青稞酒2015年净利下降更为明显,当年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下降27.19%。此外,今年一季度,青青稞酒也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净利润方面同比下降9.54%。
北京商报记者从青青稞酒2014年、2015年年报中还发现,其主营业务中高档青稞酒和普通青稞酒业务均有下降。据青青稞酒年报显示,2014年青青稞酒中高档青稞酒营收为9.48亿元,普通青稞酒营收为3.98亿元;而2015年中高档青稞酒营收为9.18亿元,较上年减少0.3亿元,普通青稞酒营收为3.42亿元,较上年减少0.56亿元。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表示,青青稞酒产品结构单一,是业绩下降的原因之一。实际上作为主要生产青稞酒的企业,已经触碰到市场的天花板。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加之近两年白酒行业出现下滑趋势,地方性酒企下滑也成为必然现象,在此情况之下,青青稞酒肯定要谋划多渠道或多产品进行布局来转移风险。
短期难见起色
2015年5月,青青稞酒便以1.4亿元拿下了中酒网90%的股权。在当时业界看来,青青稞酒开启了白酒企业的“互联网+”。此次布局威士忌板块,实则是在产品多元化上的一次尝试。
蔡学飞指出,青青稞酒实际上早就想尝试多元化的布局,对单一的青稞酒业务进行补充,布局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投资威士忌短期内在销售端难见起色。
据中国海关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威士忌进口总量约为695万升,同比下降9%;总额约为5446万美元,同比下降9.7%。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威士忌市场进口威士忌是主流,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一二线城市,尤其一线城市中很难看见国产威士忌的身影,而国产威士忌很难进入主流消费场所。
海关相关数据还显示,在中国五大威士忌贸易地区,上海、北京、广东分列中国进口威士忌交易额的前3位,约占到整个进口威士忌市场份额的86%。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表示,从渠道上看,青青稞酒布局威士忌,如果在西北尚可,但在北方等一线市场并不占优势,营销网络、团队资源、客户资源方面都不匹配。
蔡学飞坦言,目前威士忌的主要消费场所是在夜场消费,夜场多以大品牌和进口威士忌为主。此外,夜场渠道又很不规范,充斥大量假酒,使得威士忌市场比较脆弱。国产威士忌品牌力不够,只能寻找三四线市场。青青稞酒未来3-5年内,在销量上恐怕难有起色。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80%以上的威士忌市场都在一二线大城市,至于三四线城市对于威士忌能有多少销量,至少体量和一线城市无法相比。未来青青稞酒以中低端切入威士忌市场,对于业绩方面的提振恐怕微乎其微。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文 胡潇/漫画 共2页 上一页 [1] [2] 青青稞酒缺席白酒行业复苏 寄望多元化扭亏 传统酒企猛攻健康酒市场 青青稞酒 劲酒 奇正实业联姻 青青稞酒两款产品添加纽甜 当地称确有勾调环节 两款产品违规添加甜味剂 青青稞酒酿造法存疑 青青稞酒两款产品违规添加甜味剂 搜索更多: 青青稞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