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武商联成立之后的6年时间里,虽然迫于证监会和其他外力,重组仍然继续进行,但在此后的重组方案设计中,鄂武商A(000501)的地位仍然要求被最强化,但三者在各自的领域仍然有着极强的话语权。比如中百集团(000759)在超市,中商集团(000759)在平价百货方面,这种局面导致各方在利益分割上,仍然各自为政,重组方案始终无法达到完整的统一,让重组难以为继,这也成了武商联重组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的关键因素。
2011年4月,鄂武商A(000501)、中百集团(000759)、武汉中商(000785)同时发布“关于因重大事项停牌的公告”,称公司大股东武商联正在筹划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时任武商联总经理和中百集团(000759)董事长的汪爱群表示,武汉三家商业上市公司到了非重组不可的时候了。一个老子门下三个儿子做同一样事,是不符合上市公司监管要求的。
然而,在当年6月,鄂武商A(000501)发布“中止筹划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暨公司证券复牌公告”,称“重组方案中涉及的相关利益复杂”,无法达成共识。鄂武商A(000501)率先退出重组。
表面上,鄂武商A(000501)退出重组是因为与银泰系之间突如其来的股权之争。但深层次原因,却是鄂武商A(000501)在内心深处并不太认同三家上市公司之间的重组。
毕竟,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鄂武商A(000501)的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商业经营的体量还是经济效益均增长迅速,早已将同城的另外几家商业上市公司——中百集团(000759)、武汉中商(000785)和汉商集团(600774)远远抛在了后面,牢牢占据了武汉市和整个华中地区的商业制高点。
“武商联成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国有资产的整合,做大做强区域龙头企业,但其实内部业务的重叠度非常大,而这种业务的重叠是与生俱来的。”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早期的重组鄂武商A(000501)、中百集团(000759)、武汉中商(000785)在资产和业务层面没有达成清晰的战略,武商联通过硬性战略,将三者绑在一起,虽然能够把资产放大,但并不能将三家企业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反而抑制了商业活力。
如此现状下,鄂武商A(000501)对于武商联旗下的另外两位小兄弟——中百集团(000759)和武汉中商(000785),似乎并不上心。换句话说,在鄂武商A(000501)管理层的视野里,无论是中百集团(000759)还是武汉中商(000785),对于鄂武商A(000501)而言,似乎并无太大的整合价值。毕竟,一直以来,在武商联的规划中,武汉商业上市公司的整合,鄂武商A(000501)是当仁不让的绝对主角。然而,这位“一号主角”对于三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显然并不积极。
因此,武商联转向寄望于中百集团(000759)和武汉中商(000785)两家上市公司的重组。2011年9月,“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预案”出台,拟由中百集团(000759)新增股份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武汉中商(000785)。根据计划,该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百集团(000759)作为合并完成后的存续公司,而武汉中商(000785)将注销法人资格,其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和在册职工将并入存续公司。
中百集团(000759)披露,两家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后,通过统一的融资安排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而且通过统筹规划重大投资项目,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吸收合并后,将根据两家公司的业务情况进行重新分类,未来上市公司的超商业务将以“中百”品牌为核心,百货业务将以“中商”为基础,合并后的上市公司将集约原武汉中百、武汉中商的供应商资源,针对旗下门店进行供应商整合,共享供应商资源。
然而,在2011年底,浙江民营企业新光控股集团空袭举牌中百集团(000759),引发了中百集团(000759)的股权之争,从而再度打乱了武商联的战略重组计划。
2012年3月,武商联开始对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进行调整。同年8月,中百集团(000759)发布“中百集团吸收合并武汉中商并配套融资预案的修订说明”,将中百集团(000759)换股价格由12.39元/股调整为6.83元/股,武汉中商(000785)换股价格由11.49元/股调整为6.49元/股,武汉中商(000785)与中百集团(000759)的换股比例由1︰0.93调整为1︰0.9503,同时增加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部分,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额的25%。
在中百集团(000759)2012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关于公司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议案》以高达66.90%的否决票被否决。至此,武商联历时一年多的重组,以失败收场。
2014年5月,执掌中百集团(000759)的汪爱群宣布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等职务,至此,武商联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元老级掌门均已退居幕后。也许,以这个时点为起点,围绕武商联三家上市公司的重组整合,才真正意义上启幕。
果然, 2014年7月,武商联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鄂武商A(000501)、中百集团(000579)和武汉中商(000785)齐发公告,控股股东武汉商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择机逐步对三家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优化业态和资源配置、通过整合逐步解决上市公司之间的业态交叉竞争状态。并称,争取在5年之内,采取多种方式逐步解决武商集团、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三家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距离汪爱群退出江湖才还不到两个月。
显然,对比2011年的相关公告,武商联的出言谨慎,“多种方式”、“逐步解决”等字眼,表明武商联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未来的重组整合之路,将会有多种可能性。当然,无论这三家上市公司之间会如何整合,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武汉中商(000785)将作为壳资源优先进行重组。
为什么会是武汉中商(000785)?其实原因很简单。毕竟,在武汉的几家商业上市公司中,武汉中商(000785)的最不具备经营优势:百货业务不如鄂武商A(000501)、超市业务不如中百集团(000759),甚至与独享汉阳区域的汉商集团(600774)相比,武汉中商(000785)也相形见拙——其依托的两大商圈中,中南路商圈早已衰落,徐东商圈则面临万达汉街和光谷等新兴商圈的巨大竞争压力。
事实上,从产业资本的眼光里,也可以从侧面投射出武汉中商(000785)的尴尬现状。自2011年鄂武商A(000501)的股权之争以来,多家产业资本以举牌的方式觊觎武汉的商业上市公司,包括银泰系举牌鄂武商A(000501)、新光控股和永辉超市(4.660,-0.06,-1.27%)(601933)先后举牌中百集团(000759),湖北首富阎志和旗下的卓尔控股举牌汉商集团(600774),然而,武汉中商(000785)却无人问津。可见,在产业资本的角度来看,武汉中商(000785)并不具备太好的整合价值。否则这些年以来,早就应该有野蛮人敲门了。
当然,在同行业的眼光里并不具备太强的整合价值,也决定了武汉中商(000785)将作为壳资源出让的可能性非常大,应该说这也是武汉中商(000785)最大的卖点。
而早在2008年底,市场上曾一度传出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简称“武重”)有意借壳武汉中商(000785)的消息。不过,随着近年来机床行业结束了连续10年的高速扩张和迅猛增长态势,行业整体进入下行通道,多家大型机床企业经营甚至陷入了困境,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如果选择在这个时候借壳上市,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于是,虚位以待的武汉中商(000785),正期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恰逢万达商业私有化后将回归A股借壳上市,武汉中商(000785)作为与上海九百(600838)同样的商业上市公司,在上海九百(600838)公开否认与万达方面洽商借壳上市相关事宜的背景下,基于这些年来万达集团与武汉市政府之间已经形成的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良好合作关系,武汉方面完全有足够的理由腾出一家优质的壳资源来支持万达商业回归A股上市!而这家壳资源,看来是非武汉中商(000785)莫属!
就武汉中商(000785)而言,除了武汉市与万达之间的密切友好关系之外,事实上还具备其它一些优势。因为公司的主营是商业百货类,与万达商业的主业基本一致。如果万达商业借壳,在这一点上就比跨界重组的借壳上市更容易获得监管层面的批准。再者,武汉中商(000785)不像其它商业上市公司已经被产业资本进驻,股权结构简单,武汉国资方面的持股比例达到43%,所以只要武汉国资方面配合,借壳的相关运作完全没有任何障碍。这些优势对于万达商业而言,可以说具备明显较强的吸引力!
对比武汉中商(000785),万达商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不动产企业,截至2016年8月,已在全国开业147座万达广场、96家酒店,持有物业面积2831万平方米。以万达商业截至2015年底超过1800亿元的净资产规模来看,市场预期未来万达商业在A股的市值将达到五六千亿元规模,而武汉中商(000785)目前的市值仅约为35亿元。
因此,就目前的估值来看,如果说有万达商业的借壳预期,那么……
(来源:瑞迅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闻过即改 襄阳万达百货营造“创文”氛围
万达又收购两家美国电影公司 王健林:目标是买下好莱坞“六大”
万达“单飞”做电商 飞凡能否演绎“非凡”
莱克斯顿确定入驻合肥瑶海万达 9月9日开业
多家公司否认参与万达商业私有化
搜索更多: 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