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Coach也在近期的财报中称有“游客消费流向的显著且出乎意料的波动”。
几大轻奢品牌纷纷在财报中表明了游客因素问题,这意味着,轻奢品牌的目标消费者是那些“偶然性消费人群”,相比于LV、Gucci这些老牌奢侈品牌,粉丝们无论是在本土还是旅游,打不打折,都有着稳定的消费者,但轻奢品牌“忠粉”并不多,“且这些偶然性消费人群对品牌的忠诚度也较低,价格合适或者样子喜爱都成为他们购买的显著因素,但他们似乎并不在乎是具体哪个品牌,只要美誉度差不多的牌子中都可选择”,蓝色光标大数据部总监洪磊通过大数据对奢侈品消费者与轻奢消费者消费行为对比后表示。
这意味着,Michael Kors颇有些“靠天吃饭”的味道。
零售升级迫在眉睫
“如果不改变现在的零售业态,这一颓势或许很难改变。”一位奢侈品业内人士如此评价道。
的确,近年来由于电商的发展,传统零售店面的客流量、单店营收都有着明显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了零售店面升级的大军之中。
据记者了解,Michael Kors为此也做出了不小的改变,为重塑品牌形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去年开始逐渐减少品牌在百货商店专柜比,增加品牌直营专卖店数量并专注开发电子商务平台,集团回收中国内地特许经营权和在指定门店推出特定商品的策略也有效促进了集团整体业绩增长。据悉,集团已收回韩国、大中华区和拉丁美洲共145家门店特许经营权。
但是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升级仅仅是“最初层面”的,进一步的改变包括直营店的“个性化”组合,例如像阿迪达斯那样,针对足球、篮球、跑步、女性开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门店。再比如,能够持续增加消费者逗留时间的“沉浸式”门店,不仅在奢侈品大牌中屡屡出现,在快时尚门店中亦有出现。这样的门店或许是咖啡厅、餐厅,或者图书馆、博物馆,爱马仕的Home、Gucci的咖啡厅都是如此,连MUJI、Zara这样的快时尚品牌都在做多元的沉浸式门店,从不同角度影响消费者,Michael Kors若不对门店做个性化的升级,业绩很难有更好的增长。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共2页 上一页 [1] [2] 以通勤风见长的MK把它的门店变成了体校 预料之中 爬得高跌得惨 MK业绩全线坠落 Coach 7亿美元卖总部 竞争对手MK财报被看衰 Burberry、爱马仕、MK做电商 美国轻奢品牌MK 5亿美元现金收回大中华区特许经营权 搜索更多: M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