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不妨以小米的融资作为研究的起点,讨论雷军所谓的2025年上市计划到底是忽悠还是有现实背景作为支撑的逻辑。
雷军在达沃斯,题图由授权钛媒体使用
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知名财经网红吴晓波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将“小米何时上市”的炸弹抛向了雷军,虽然雷军曾有“五年内不上市”的前言,但仍旧无法阻挡大众想要知道更多“隐秘内情”的好奇心。
于是,雷军不负众望,表示“其实从小米模式创办开始就知道需要15年时间”,显然雷军并没有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和风口上的猪理论一样,『15年自证模式』不免有些故弄玄虚之感。即便是15世纪的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可以预言法国大革命,但却无法准确预测其发生时间。因为前者是基于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而后者更像是毫无逻辑的神棍玄学论。
正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不妨以小米的融资作为研究的起点,讨论雷军所谓的2025年上市计划到底是忽悠还是有现实背景作为支撑的逻辑。
经历六轮融资,已经开始盈利
小米自创立伊始,共进行了六轮融资活动,其中2014年12月小米完成了最后一笔11亿美元的融资。同月,小米科技同时斥资12.66亿元入股美的集团,也因为这次投资我们得以一窥小米科技的财务状况:2013年小米营收约为 265.83 亿元,净利润约为 3.47 亿元,利润率仅为1.8%!
但随后《华尔街日报》称,根据得到的一份小米申请贷款文件内容,2013年小米公司净利为34.6亿元,和美的公布的数据严重不符;而随后小米也表示美的公布的数据仅是小米集团旗下的小米科技,并不能代表整个集团,小米2013年的总营收是326亿元。那么至少可以证明的是:小米2013年的净利绝对不仅仅是3.47亿元,不过手机确实利润微薄。
既然小米本身已经实现盈利,那么再融巨额资金动机就值得考量。首先,70%的小米手机走电商渠道,并且饥饿营销模式使得其不太可能出现渠道库存积压问题。其次,小米手机的供不应求保证了能够很好的消化采购的手机元器件。整体而言,小米本身已经盈利,并且库存周转率很高,表明其有着相当良好的资金流动性,本身业务上并不需要大笔额外融资。
那么,能够让小米大手笔撒钱的地方当属所谓生态链的投资了,譬如入股美的、投资华米科技(小米手环)、紫米科技(移动电源)等50多小米生态链家企业而,可以预测到的是小米对于大额资金的渴求中,对外投资占据了很大一块。
在小米战略布局有着很强的资金需求的情况下,那2015年是不是上市融资的最好时机呢?
显然不是,因为在2015年,整个手机行业陷入了增长放缓的瓶颈,而市场调研机构纷纷大幅调低了全球手机销量增速,并且市调机构Gartner表示,2016年全球手机市场将继续低迷,预计2016年全球手机销量增速将下滑至7%,相比2015年为14.4%。大环境使然,小米必无独善其身之理,所以即便是上市也很难达到融资目的,长期来看,手机行业很难回暖,短期上市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短期内无法上市,又曾传出小米2015年融资失败,如何筹措大笔资金进行战略投资呢?于是小米上线了“米筹金服”,即以互联网股权众筹的方式来进行战略布局,以达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
为什么要15年时间来上市?
我对于雷军所谓的“用15年证明小米模式”非常好奇,为什么不是10年、20年,而偏偏是15年呢?唯一能够找到能够证明这个关于“15年”的出处是雷军2016年4月23日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绿公司年会上的演讲,原话是这样的:
- 在美国生活的我的那些同学、朋友,我问了几个人,我说你们去COSTCO吗?大部分人回答说“我只去COSTCO”,还有人回答说COSTCO没有卖的我再去别的商店。把所有的用户都变成了粉丝......(此处省略一万字)大概用了15、16年时间获得了美国消费者的信赖,COSTCO最近十年的经营是蒸蒸日上。
作为雷军一直非常推崇的零售企业,COSTCO(好市多)对于小米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COSTCO注重打造单款爆品、低价优质、采购和自有品牌相结合等等,这些在小米身上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到影子。但是在COSTCO模式核心——会员制上,小米是得其形而失其神,因为小米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有较强粘性的忠实粉丝。
如何有效提升粉丝粘性?提升粉丝粘性首先就需要提升服务体验,从而建立品牌忠诚度,而不是小米粉丝所谓的“价格忠诚度”。其次,提升用户粘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用户的更换成本,无论是硬件成本还是学习成本。 共2页 [1] [2] 下一页 雷军:小米可能在2025年上市 当前重点是实体店 外媒:小米战略缺陷逐渐浮现 质量或是衰退主因 对话雷军:小米如何依靠效率颠覆传统行业 暴风TV看衰传统电视厂商 死磕乐视,对小米不屑一顾 小米无人机首飞不到两分钟坠落 被疑存质量问题 搜索更多: 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