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电】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收购夏普一事终于尘埃落定。由于夏普在2月25日决定归入鸿海旗下后曝出债务问题,双方的谈判进入了长达1个月的“加时赛”。夏普在最后关头的疏忽让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掌握了谈判主动权,鸿海出资额较原先的方案大幅缩减。虽然谈判最终走出了泥潭,但夏普管理层的混乱却贯穿始终。
▽意想不到的炸弹
谈判延长的起因是夏普2月24日提交给鸿海的债务清单。其中列出了今后有可能会成为负债的交易(偶发债务),但据相关人士称“只要不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就不会造成负债”。
然而,在眼看就要谈妥的时候突然收到这样一份清单在郭台铭看来是一颗“意想不到的炸弹”,原定于2月26日的签约日期被迫推迟。
夏普社长高桥兴三慌忙飞往深圳,就没能事先做出充分说明向郭台铭道歉,但对方表示需要厘清债务,谈判期限被延长。
据相关人士透露,夏普在没有与主要交易银行充分协调清单内容的情况下就将其交给了鸿海。鉴于夏普内部仍有一部分人对鸿海心存抵触,在管理层会议上,有与会者高声质问:“不会是有人想破坏收购才故意提交那种清单的吧?”
▽鸿海的惯用手段
郭台铭在与夏普的谈判中先是提出要看财报而定,并希望夏普对偶发债务进行资产减值损失处理,之后又进一步要求减少2000亿日元的出资额。
如果减少2000亿日元,出资额将比一度与鸿海争夺收购权的产业革新机构的报价更低,夏普也诉苦称“这样一来恐怕会遭到股东的起诉”。
对于这样的状况,产业革新机构选择了冷眼旁观,认为“事到如今就算说还不如产业革新机构我们也管不着了”。或许鸿海正是看准该机构不可能再次出手才会将要求一步步地升级。
夏普曾在2012年与鸿海就资本业务合作达成协议,此后却遭遇单方面毁约。有日本政府官员感叹“在最后关头砍价是鸿海的惯用手段。难道夏普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
▽企业治理问题严重
银行方面同样感到焦虑。由于液晶面板销售低迷,夏普的业绩一落千丈,谈判若是迟迟无果夏普恐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超过5000亿日元的贷款置换期限也即将到期。
交易银行将现状告知了鸿海,要求缩小降价幅度。而鸿海也依然认为夏普的品牌和技术对于做大做强至关重要,最终在3月底的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同意只减少约1000亿日元的出资额。
虽然谈判已经落幕,但因为夏普管理层的自乱阵脚,当初格外优厚的收购条件已不复存在。高桥预计也将因为业绩恶化引咎辞职。某交易银行负责人30日抱怨道:“夏普的企业治理问题严重”。
几乎由郭台铭一个人说了算的鸿海以快速高效见长,这与因内部矛盾决策缓慢的夏普管理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通过这次始终受人摆布的谈判,夏普也充分领教了与鸿海的实力差距。一名夏普的管理人员小声地嘟哝道:“但愿(被收购后管理)能有所好转,仅此而已。”(来源:共同社)
虽然减价8.9亿美元 郭台铭买夏普可能还是买贵了 日媒评鸿海收购夏普:首个归入外企的日本电子巨头 降价千亿日元 鸿海拿下夏普 鸿海宣布3888亿日元收购日本夏普 鸿海出资额减1000亿日元 夏普未认可但称将尽早缔结合同 搜索更多: 夏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