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悬念
面对万豪修正价,安邦是否会再次提高收购价呢?一方面,安邦从2004年成立时注册资本5亿元到目前号称总资产超过19000亿元(2920亿美元),资产规模以火箭速度增长,11年之内成长3800倍(中间债务杠杆是隐含风险的未知数)。但要继续拼价格也勉为其难。按常规金融逻辑,它加价空间不多。
例如,董事长兼CEO吴小晖去年在美国哈佛表示,安邦的投资理念为“安邦选择目标公司的收益都很高,我们的投资原则是PB(平均市净率)低于1,ROE(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0%,这是我们投资的底线。”目前每股79.53美元的收购价已超过10倍的PB值,ROE多年都预计不会超过4%。继续追高,与其表述的投资理念不合。然而,以安邦发展史显示的投资性格,似乎“常规”并不适用于它。
保险公司拥有公寓、酒店、地产租赁,本来就属于其组合策略的一部分。从收支性质角度,保险公司希望有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对冲保费和保险赔偿支付。二者形成进出平衡的投资组合,但安邦计算的方法和价值可能不止于此。
安邦抢购的逻辑则基于中国目前经济状况和未来全球资本运营:房地产是硬资产,人民币汇率风险要对冲,资产要全球布局。对安邦而言,未来1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如何?这个地缘政治的课题隐约出现在其谋略背后。
当东方遇到西方,战略逻辑不同已经是一大看点。更值得关注的是,协同效应与地缘政治孰轻孰重,谁先谁后,可否并存?安邦-喜达屋并购案正在提醒中国企业,地缘政治经济必须综合考虑。
4月8日来临前,喜达屋最后落于谁手,目前似乎还不能简单断定。
从万-喜第一轮谈判就可以看出,豪华酒店的经营模式已经开始改变。除了商务会议这个传统的价值点,新模式还隐含下面两个潜在优势:1.大数据分析和营销。毕竟,全球1%的精英是豪华酒店的常客,其价值不小。2.以“伺候周到”为心理价值的服务体验。豪华酒店的宫殿环境时时触动人类虚荣自尊的心理弱点,它将是优势利润的不竭之源。安邦是否为此而来,兼或其他目标?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
在这次竞购中,全球豪华酒店连锁企业的董事会恐怕都彻夜难眠,因为这个“抢亲”的游戏才开始,洲际集团、希尔顿集团、雅高、卡尔森酒店管理公司都可能是下一个被兼并的目标。
悬念之外的规律
万豪回击,已经在我们过去分析的意料之中:“因为同业巨头合并的未来盈利和发展潜力要远远大过当前分立的局面,万、喜合并对双方都仍然具有很大吸引力,所以,万豪有很大概率会利用它所拥有的还价机会,提供一个高于原先计划的修正收购价。”
安邦背后的银行家们,准备好应对未来5~8年的世界经济周期波动了吗?如果安邦再出手,以现在的收购条件为基准,ROE预计多年都不会超过4%。虽然酒店业的产业周期性相对平稳,一旦未来世界经济有小概率突变事件,安邦的债务杠杆就可能成为自伤的“回旋镖”。
天下只有尚未披露的规律,没有可以违反的规律。如果安邦再竞购,它应该有坚实的理由。作为有信息距离的旁观者,我们也许可以把此案放到更大的时代背景下去思考。
安邦国际扩展,它与中国近期加速的对外投资大潮正相关。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99亿美元,同比增长72%。根据Bloomberg统计数据,2015年全年,中国公司在海外收购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上,收购总值达736亿美元,为史上最高。
迄今为止中资海外收购最大规模的一单交易——中国化工以约438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巨头先正达(Syngenta),其中350亿美元资金将来源于银行贷款。截至今年3月6日之前,中国公司宣布的海外规模以上收购计划就已达到726亿美元以上。而安邦3月中旬以来的收购雄心,无论是否能实现,它值得每个中国企业仔细琢磨其背后的规律。读懂大背景,也许就能获得意外的规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鲍勇剑
(作者为加拿大莱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他最近致力于研究创新领导力,郭婷冰对本文的金融分析提供大数据支持。) 共2页 上一页 [1] [2] 安邦财团将喜达屋报价提高至140亿美元 安邦再压万豪 出141.5亿美元收喜达屋酒店 喜达屋争夺战:安邦再提价至每股82.75美元 万豪、安邦对垒喜达屋 并购方式或成对决关键 万豪安邦激烈竞价背后:全球豪华酒店格局重塑 搜索更多: 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