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掌权清洗旧臣
李宁公司成功扭亏,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李宁本人重返公司管理层,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李宁本人上一次从幕后走到台前要追溯到三年前。2012年,国内体育品牌集体过冬,再加上此前李宁公司改掉了原有的品牌口号,“一切皆有可能”改成了“让改变发生”,用户定位90后让库存飙升。这直接导致在李宁工作将近20年的CEO张志勇引咎辞职。
彼时,李宁邀请私募基金TPG合伙人金珍君加入董事会,担任执行副主席,负责集团的内部事务与运营。随后二人一同主导了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并启动费用达14亿-18亿元的复兴计划。
面对李宁陷入的战略模糊、人事震荡、产品创新乏力、库存堆积的窘境,金珍君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即在6-12个月内,着力解决存货、成本、组织执行能力、渠道、专注核心业务和改善营销效率等短期问题;一至两年内改善供应链管理、营销和产品规划模式,以巩固公司在内地市场的地位;2至4年着手改造业务模式,在满足消费者品牌体验的同时,提高零售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在金珍君的带领下,2012年李宁公司扩大了直营业务,直营销售占比20.8%,到2014年6月,直营销售占比38.3%,但他并没有扭转集团的衰败趋势。数据显示,2012-2014年期间,李宁公司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三年的亏损金额分别为19.8亿元、3.9亿元和7.8亿元,累计超过31亿元。
2014年年底,伴随着李宁的回归,金珍君在同一时间辞去了公司代理行政总裁一职,但仍留任董事会执行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宁重新挂帅后,公司品牌口号也改回了“一切皆有可能”。直至去年7月,李宁公司发布公告,称金珍君因追求其他业务承担而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执行副主席,二人正式割席。
服装行业独立分析师马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实际上金珍君此前推行的复兴计划并非无效,财报未能真实反映出他对李宁的贡献。“行业整体回暖,以及过去三年的费用已经分摊,李宁公司实现盈利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李宁的功劳,但其实金珍君已经为公司扭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包括增加直营店等举措都是颇有成效的。”
抢跑智能运动时代
李宁回归的这一年里,公司最大的变化就是朝着互联网方向转型。
2015年初,李宁开始带着渠道团队拜访了上海、广州等地的商超集团,包括大润发、广百、上海百联等,达成了多项连锁网点、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等渠道合作协议。李宁表示:“要以创业的心态去创造李宁新的产品、新的渠道、新的运营方式以及新的体验。”
拓展电商业务是李宁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2015年其电商收入同比上升95%,而且已与京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京东提供产品至门店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优化库存及运营效率。李宁透露,李宁品牌去年内地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从4.9%提升至8.6%,他指出电商业务毛利率较高,产生的利润更是实体渠道的两倍。
李宁认为,品牌需要从传统批发商向专业零售商转型,仍旧有太多的改变需要兼顾,“以构建专业零售系统这个角度来看,只完成了30%”。
马岗认为,李宁公司的电商渠道是有机会的,配合它自有的线下渠道,未来可以打造开放式平台,形成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分销更多的商品。“以后不仅仅是李宁的产品,还包括其他运动品牌的产品,这就是将来李宁公司互联网化的价值。”
与此同时,李宁与雷军的跨界合作带来的不但是产品上的成功,更是李宁公司的战略方向升级。去年李宁联合小米生态链子公司华米科技发布了两款智能跑鞋,其内置了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开发的“智芯”模块,智芯即小米手环“米粒”的变形版,将芯片安装在鞋底的相应位置,形式类似耐克的Nike+。
“移动互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习惯正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对于商业机构提供商品服务的期望也正在改变。消费者对于休闲、运动、健康新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带给行业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品牌与运动项目相结合,在运动中创造用户体验,打造李宁价值之路,将是集团在可见未来的发展策略方向。”李宁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马岗分析称,李宁希望通过智能硬件将消费者连接起来,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造数字化生意平台。“它的互联网切入点是智能硬件,通过智能跑鞋、智能球拍等一系列智能硬件,抓住消费者的入口,提供源源不断的与运动、健康有关的服务。智能运动时代才刚刚开始,而李宁目前跑在前面。但维持领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宁公司当下最缺乏的是执行力。”(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陆一夫) 共2页 上一页 [1] [2] 传统企业转型:李宁扭亏的秘密! 国产体育品牌业绩回暖:李宁扭亏为盈 安踏稳居第一 李宁回归一年亮成绩:四年来“李宁”首盈利 李宁安踏去年业绩冰火两重天 净利润相差超145倍 砍“成本”助推李宁扭亏 行政支出减3亿 净利才得1430.9万元 搜索更多: 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