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群体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循环经济产业园刚成立的时候,当时就有媒体报道,茅台对利和国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的计划是设计三档六个基酒体系,引进30家开发品牌,每个品牌进行3-5个条码开发,力争打造百个产品,形成酒业发展的外围市场培育的有力支撑。
据悉,该园区下设贵州利和酒业承担茅台生态循环经济园区酒业板块的生产任务,联合第三方资本成立贵州利和国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负责园区酒业板块的全部销售工作。根据市场情况,并结合利和国泰的实际资源来看,前期,贵州利和国泰酒业的基本运作思路是:快速发展开发品牌保销量、并培育自主品牌“大黔门”,以多种销售模式共同做强大平台。
上述茅台内部人士透露,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和投产需要一个周期,目前,“大黔门”已经可以上市,并将在即将召开的2016年春季糖酒会上亮相。
“茅台2016年将全面发力供给侧改革,创新产品满足大众酱香消费、商务消费、家庭消费和休闲消费。而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便是承担着这一重任的角色之一。”一位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此,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也在前不久的年度销售会议上透露,目前茅台的公务消费销售比例已经降到1%,并将茅台的目标消费群体瞄准为庞大的中产阶层。
贵州茅台集团循环经济园区虽然行业已经基本知晓,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贵州利和国泰酒业销售公司完全还是一个崭新的平台和酒业公司。
除此之外,在茅台官方还没有确认之前,外界对茅台酒类业务的整合也猜测纷纷。此前,业内还传出消息称,茅台系列酒将从销售公司剥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公司进行运营,新公司定名为“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与现有运营茅台酒的“国酒茅台(贵州仁怀)营销有限公司”分开管理,用2-3年的运作让大家看到系列酒的未来和发展方向后,将引入有实力、有经销网络的平台商、终端商等入股。
其实,茅台集团内部的规范整合在其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有所显示。十三五末,茅台集团将打造成为千亿级企业,其中酒业收入占65%至70%,非酒业业务收入占30%至35%;在集团内培育2至3个上市公司,形成产融结合、双轮驱动、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企业。为保证十三五完成千亿企业的战略目标,茅台集团将采取酒业渠道整合重塑、多品牌规划等多项战略举措。
《华夏时报》 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茅台五粮液深陷“假酒”泥潭 名酒厂打假仍“任重道远” 茅台渠道新政想踢开经销商 大区经理被赋销售权 茅台深调信号:欲放大省区权力动刀营销体系 茅台拟与经销商建新营运公司 后者热情不高 茅台或砍“非主流”白酒业务 搜索更多: 茅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