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听品牌商的话
在走访了一些奢侈品代工企业后,它们往往都有一些明显的共性,企业主往往低调谨慎、谨言慎行,或婉拒采访,或强烈要求隐去真实姓名,这一明显的特点主要是因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
张洁达直言:“说白了,品牌商就是生产商的‘米饭班主’,他们下单,我们才有活做,企业才有出路。虽然想摆脱,但这么大规模的企业,员工如何解散安置也是个大难题,一旦做上代工,真有点欲罢不能的感觉。”慧达手袋厂原址设在东莞的一个镇,后来就是因为厂房面积环境达不到奢侈品牌商的要求,才到旁边的镇重新设厂。
也有一些奢侈品代工厂表示,奢侈品牌会指定零配件的供应商,但是一旦供应不及时造成交货期延迟,责任就全在厂家。品牌商按每批代工产品的数量配发五金配件,而一旦有一套五金配件丢失,代工企业必须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登记后,品牌商才同意补发给生产商。“这主要是因为奢侈品品牌商对国内代工企业不信赖,防范代工企业利用配件制造假冒高仿奢侈品。”张洁达说。
但流出市面的“大牌原单”有时也难以做到100%的杜绝。比如像上述的Burberry围巾,因为订单的数量很大,根据订单的不同要求(精仿、粗纺等)会有7%-13%的废品率,这些一般会成为原单、尾货。一般的品牌会和工厂签订48个月(不同品牌不同要求)之后工厂才可以自行处理这些废品。
但有的品牌监管的就比较严,上述Burberry的代工厂也为香家、古驰、H牌(下过一次订单)做过短期生产,但H牌剩下几十条的尾单都被品牌全部带走或自己销毁。
另外,一线品牌不会为代工厂提供标和包装盒,即使有也不会多给一个,还有的品牌给的是零时标,出口后就会改换。所以如果看见一些灰色渠道说自己有包装盒标齐全甚至能开发票的,基本可以断定99%是A货。
产地游戏只为迎合消费者
作为奢侈品消费者,自然追崇奢侈品的“产地效应”,即产品是在哪里制造生产的,这也是企业打造奢侈品的重要卖点。好多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冲着“Made in Italy”或者“Made in France”的标签。
按照各国的规定,产品在哪个国家完成了最后一个加工步骤最终成为成品,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产地国。因此,奢侈品牌商们就会把材料运送到代工国,完成产品加工的大部分步骤后,再将几乎是成品的“半成品”运回国内如法国,然后将最后一小部分加工步骤在当地完成。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原产地还是奢侈品牌商所在的国家。
广东省中山市华美服装厂曾为一些奢侈品牌做过代工,该厂总经理王文良透露,比如一件英国品牌服装,在国内完成大部分加工步骤后,就剩下扣子没钉,拉链没装,品牌商就要求将这个几乎是成品的“半成品”运回英国,把扣子钉上、拉链装上,制成成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时,原产地就可以堂而皇之标注为‘英国’。这种“产地游戏”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很好地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已成为被普遍使用的“潜规则”。
而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潜规则”不仅使产品标注有了一个很有荣耀感的“产地国”,而且这种“半成品”因为没有完成最后工序,成本难以核定,因而运回本国的关税要比运回成品的关税低得多。此外,一般而言,能够被奢侈品牌相中的代工企业的工艺水平都相差不大,一般消费者也难以识别。
王文良称,对于奢侈品牌商而言,产品由他国代工虽然能较理想地降低成本,但其风险则在于质量管控是否到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会影响到品牌的整体形象,拉低品牌价值(Prada近两年在业内的产品质量经常被诟病的原因也可想而知了)。所以,奢侈品牌商对于代工企业的选择较为苛刻,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工艺精,且更愿意维护固定的合作关系。(来源:微信公众号“意见领袖”) 共2页 上一页 [1] [2] 内地成扩张重点 Coach新财季业绩现回暖 品牌转化初现成效 十个季度后Coach终于走出低谷恢复增长 Coach在连续10个季度收入下滑后开始录得增长 Coach请了个中国人做董事 股价逆市升2.8% 中式美女龙宇加盟Coach董事会 奢侈品牌需要中国高参? 搜索更多: Co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