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最新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同城“兄弟”创维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家电行业榜首,海信、TCL、长虹分别以18%、16%、11%紧随其后,康佳则以9%的幅度跌出第一梯队。而根据奥维云网提供的出货量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康佳彩电总出货量为230万台。同一时期,其他主力品牌厂商的出货量均高于康佳。其中创维达到420万台、海信为390万台、TCL为303万台、长虹则是280万台。
这也是康佳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业绩危机,且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虽然持续半年已久的“逼宫大戏”终于落幕,董事会、中高层趋于稳定,但回归正常还需要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只不过对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家电企业来说,这半年的时间可能需要更激烈的举措来“挽救”。
而记者从康佳内部拿到的预估数字透露,康佳2015年业绩可能更“难看”,全年亏损很可能达到12亿-15亿元的历史新高。
阿里概念存疑
实际上,近年来,康佳围绕着智能家居和互联网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还积极与互联网巨头企业“联姻”,试图踏上通往未来的新路,并确立了要做“最懂互联网的彩电品牌”的定位。这一定位不仅获得了外界的认可,并从业务层面推出了中国首个智能电视运营平台,通过纵向、横向的生态打通,吸纳服务、内容等合作伙伴,利益共享,这与互联网与传统家电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
事实上,虽然刘丹本人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对与阿里的合作充满期待,“多多少少能给未来带来盈利”,但上述深圳私募管理人士指出,对家电企业来说,过去在硬件和技术上是轻车熟路,但一脚踏进互联网、社群和应用服务等新业务模式中,免不了要走一些弯路,或在合作模式中处于劣势地位。
2015年9月16日,康佳与阿里天猫宣布合作发展互联网电视业务,康佳负责硬件,天猫负责智能电视平台的内容及用户运营。当时康佳公告称,预计在未来3年内可获约10亿元运营收入分成和补贴。根据张毅的粗略计算,以康佳每年约300万台智能电视销量估算,对应单台ARPU超过100元,每一年有3亿多元的硬件外的额外收入。可以说,双方合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康佳电视销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康佳未来预期收益。对家电业的收入模式转型有风向标意义。
根据协议,在接下来的36个月内,双方合作在康佳产销的智能电视产品中预装阿里巴巴家庭娱乐服务平台,包括YunOS 操作系统,影视、教育、游戏、音乐、电商、应用商店等内容,以及账户、支付等服务。其中,康佳负责智能电视的生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天猫则主要提供软件技术支持以及电商资源支持。而智能电视售出后主要由天猫联合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进行内容、应用和服务的运营。
无疑,不仅康佳方面对此次合作抱着极高期待,这也开创了家电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一全新模式。但看起来很美好的合作,可能暗藏着一些“玄机”。记者深入调查后却发现,双方间的合作并非顺风顺水。据东莞康佳基地的一位人士透露,当时康佳与天猫合同签订时未深思熟虑,由于中小股东意图拉升股价,很草率地签订了合同,从接触到签订合作协议,仅仅用了10天时间。双方间的责权利并不清晰,这为接下来的运营和服务、分账等买下了隐患。
对此,上述东莞康佳基地的人士向记者坦言,对于这样一份合作协议,康佳除了会有部分收益外,并没有占到便宜。比如内容和用户运营后台掌握在阿里手里,收入的数字又是一个黑匣子,不够透明,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很难保证收入数据的真实可信。据说自去年9月合作以来,康佳并没有分到一分钱。而且这种只卖硬件的合作方式,相当于将康佳每年的用户拱手“卖”给了阿里,对于未来康佳争夺智能家居互联网市场和完成互联网转型,是一种掣肘的效应。短期看有收入,长期则是战略上的“掏空”之举。
据康佳内部人士透露,正是因为以上原因,康佳未来可能重新审视与阿里的合作模式。(来源:经济观察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深康佳2015亏损12至14亿元 退回节能补贴近9000万 深康佳亏损或超十亿 合纵连横战略尚需重新审视 约跑黄晓明 康佳欲加速转型 康佳发声明:深圳湾不雅视频与康佳无关 关于“深圳湾康佳不雅视频”的声明 搜索更多: 康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