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redsh.com/img2015/1510141233201.jpg)
![](http://www.redsh.com/img2015/1510141233202.jpg)
150余岁的全聚德正在谈恋爱,对象是“80后”、“90后”的青年消费者。从跨界儿童电影营销到推出涂鸦大赛,从上线支付宝支付到优化“微营销”,全聚德集团一系列创新营销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青年消费者。
超值享美食
最近,全聚德前门店推出“全氏青年”招募令,以超值品鉴全聚德起源店美食文化的方式,吸引青年消费者到店体验老字号的魅力。所谓“全氏青年”,指的是喜爱和传承全聚德美食文化的青年。酷酷的名字背后是百年老字号全聚德薪火相传的良苦用心。
据全聚德前门店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全氏青年”超值品鉴美食体验活动迄今已举办了四期,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第五期“全氏青年”招募正在进行中。能吃、能玩、能了解历史是这一品鉴活动的最大特点。
每一期入选的“全氏青年”会在指定时间集体到店,以每人100元超值品鉴全聚德起源店的美食文化。无论是置身历史文物展示区,品味炉火纯青、光耀百年的厚重之美,还是近距离欣赏全聚德烤鸭师傅们的娴熟技艺;无论是在帝王厅感受皇家文化,聆听“烤鸭外交”故事,还是流连驻足于石狮、岩雕、老墙之间,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穿越;无论是落座老铺餐厅,听小伙计“唱菜单”,还是领略全聚德“盛世牡丹”烤鸭的美味与惊艳,都让入选的“全氏青年”对全聚德品牌有了全新的认知。在活动现场,大家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在朋友圈分享体验感受,“全氏青年”也成了全聚德美食文化的主动传播者。
“青年人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消费主力。”全聚德前门店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对参加实践营销活动同学的调研显示,近半数孩子听长辈们提起过全聚德,也有60%以上的孩子跟随家长到全聚德用过餐。让青年人更了解全聚德起源店的文化,有助于他们成长为老字号品牌更忠诚的回头客。”
亲近年轻人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相信40岁以上的国人对这句话应该都不陌生。从民国时期的“天下第一楼”,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总理的“烤鸭外交”,再到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餐饮第一股,百年炉火铸就了全聚德这张中华餐饮的亮丽名片。
然而对于很多吃着洋快餐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等新生代来说,全聚德与大董、鸭王一样,只是一家有点儿名气的烤鸭店而已。因此,在青年群体中加强老字号的知识普及、培养文化认同,对于全聚德未来创新发展、展现新生命力至关重要。
为了让青年一代爱上全聚德,全聚德各直营店纷纷推出亲近年轻人的营销活动。今年农历七夕节期间,全聚德王府井店在四层推出“影子接吻”拍照专区,免费为用餐的情侣拍摄“影子接吻”照片,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全聚德和平门店的“红九月”活动同样趣味十足,客人只要身着红色服装,或是能说出5首红色歌曲均可参加,非会员客人可以享受会员价菜品,会员客人可获赠100元代金券。全聚德通州店通过改版微信,不仅可实现点餐、订餐、礼券、抽奖等功能,还可以查询天气、发送笑话,甚至推出了人工客服和机器人陪网友聊天功能。
发力新媒体
百年老字号牵手新青年,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仅凭几次活动很难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种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互动,筛选目标顾客,创造内容,引导顾客主动传播的营销思路,再次证明了全聚德是在用与时俱进的营销手段,激发与满足市场需求、顾客需求。
据全聚德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公司以及所属直营企业已全部申请了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截至8月底,微博粉丝量共计183.1万人,微信好友共计7.8万人。自今年4月开始,全聚德集团还与微信第三方创意技术公司合作,对“全聚德股份”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功能开发及内容的全面优化。
集团层面针对年轻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更是博人眼球。通过与《蜡笔总动员》动画电影合作开展跨界营销、举办“阿德来当小模特,画出暑期小愿望”涂鸦大赛等活动,全聚德大幅提升以“80后”为主体的家庭对全聚德品牌的关注度。而设计“阿德鸭”卡通形象手机壁纸,以“吃货”为主题的“阿德鸭”微信动态表情,以网络语言开展互联网营销,推出支付宝结账等,更是充分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
与传统的推播式营销相比,新媒体营销不仅成本更低,定位更加精准,更为重要的是,参与活动的网友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对活动内容的分享,对于提升全聚德品牌的美誉度将产生积极影响。毕竟,由消费者主动创造的内容,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全聚德月饼放弃散装走高端 部分小超市因利薄不再卖月饼 全聚德上半年净利润实现6816万 同比增6.25% 全聚德、麦当劳、海底捞们才是互联网餐饮公司 时隔三年全聚德济南再关一家店 山大南路店关门歇业 全聚德走出去:没有北京的填鸭 能适应海外的水土吗? 搜索更多: 全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