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斥巨资投向澳洲,乳业专家宋亮认为符合未来行业分工趋势,即通过海外奶源来强化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常温奶市场的竞争力,而国内则重点发展巴氏奶等低温产品。
且这样的战略一方面完善了公司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在奶源布局上也形成南北半球资源互补的格局,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新希望在乳业品牌力不足,渠道力有限,且产品线单一,如此巨大的投资想取得理想回报,胜算较低。
然而,近年来国内乳企纷纷出海,光明乳业先后收购新西兰和以色列相关项目,在奶源和技术方面积极布局;伊利投入30多亿在大洋洲建设工厂。与此同时,恒天然和菲仕兰等国际乳企来华加快本土化合作与发展。
可以说,目前乳业国际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资源与市场的国界早已被打破,企业有企业的选择,消费者有消费者的选择。“根据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未来四年内双方奶制品关税将降为零;与此同时,国内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市场消费潜力逐渐被挖掘。”宋亮表示,未来可以期待的增长空间,急需乳企提早布局。
目前,合资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养殖基地扩建,将在近期落成澳洲首个万头牧场,在未来十年内,会陆续投建两个万头牧场。届时,合资公司将成为澳洲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奶牛养殖企业,每年的鲜奶产量将会达到20万吨以上。
正如新希望总裁席刚在微信朋友圈所说:一小步却是重要一步。他告诉记者,该项目仅仅是ASA100的第一步,未来三到五年,新希望还会在澳洲继续寻找合适的项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张志伟)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中粮、新希望、正大等农牧企业相继发展电商 新希望牛奶喝出黑色异物 新希望、红旗连锁等川企拟联手小米发起民营银行 刘永好:新希望99元杀入奶粉业不是要搅局 新希望99元奶粉进超市恐赔本赚吆喝 搜索更多: 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