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租赁到自持的转型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解到,上述金鹰系两家百货店关闭的原因都与业主方有关,两者都是租赁模式,前者是小业主纠纷,后者则是地理位置的“硬伤”。
“百货业态的利润不算太高,尤其是这几年随着电商冲击加剧,该业态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因此百货公司鲜少会有实力自持物业,大多百货门店都采取租赁模式,当然,卖场超市这类零售业态也是一样多为租赁。租赁的成本固然低于自建投资,租赁的连锁发展速度也会更快,然而这几年随着租约到期、租金上涨和业主纠纷等导致零售商与业主方的合作出现问题,最终使得不少零售商黯然关店。”资深零售业专家丁浩洲分析。
记者注意到,这几年的确有很多百货等零售业态“伤”在物业问题上,比如此前太平洋百货一度因租约问题而退出北京市场,之后太平洋百货又因业主方问题而退出了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商圈。曾经叱咤风云的上海淮海路伊势丹百货也因租约而离场,类似案例在这几年举不胜举。
面对租赁模式带来的问题,一些具有实力的零售商开始从租赁轻资产模式向自持物业的重资产模式转型。沃尔玛此前决定在华试水自持物业;而在被华润系收购之前,Tesco已经在华成立了专门的地产业务板块进行小型购物中心的开发;依靠百货业起家的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透露,银泰系已有自己的地产业务板块,在全国会自行投资建设购物中心,纯百货业态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市场节奏,传统百货业者应该要向购物中心、电商合作O2O等方面转型;就连经营连锁书店起家的诚品集团近期也宣布在苏州打造其首个大型综合体旗舰项目,包括了生活馆甚至住宅,诚品集团坦言走向重资产模式也是因为以前以租赁方式运作的过程中出现过问题,因此索性自持物业。
金鹰系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金鹰系已经在南京试水自行投建“全生活”业态的体验式购物中心,未来金鹰系的新店中会越来越多以体验式购物中心甚至综合体的重资产模式出现,此前其刚刚投资苏州著名的地标“秋裤楼”,拟改建成商业综合体。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乐琰 共2页 上一页 [1] [2] 金鹰旗下两家合肥百货门店陷产权纠纷将停业 金鹰合肥百花井、大东门两店5月10日起暂时歇业 金鹰商贸获5.2亿美元及7.4亿港元双货币贷款 金鹰商贸的接手烦恼 秋裤门交付前的3万5门槛 G9分子冰淇淋金鹰购物中心店4月开业 成云南开业首店 搜索更多: 金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