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或难复制
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奢侈品在酒店业的成功能不能复制到公寓及商业地产项目上,许多人心中都打了一个问号。而近期LV大厦的落寞收场或许会给斗志满满的同行泼上一盆凉水。
位于上海虹桥大名鼎鼎的“LV大厦”或将易主。这座白色大厦的官方名字是尚嘉中心(L’Avenue),之所以被称为“LV大厦”,是因为它和LVMH集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09年,LVMH集团及其老板阿诺特(Bernard Arnault)均参与出资,成立了一只名为“L Real Estate”的基金。这是一只专注于投资房地产的私募基金,其募集来的钱主要用于建商场。等商场运营成熟后,他们再将商场卖出更高的价钱。至于赚到的钱,投资人和管理项目的人都可分享。
虽说该基金的投资行为与LVMH的运营互不相干,但外界还是常常把该基金做的事视为LVMH集团的行为。于是,这只基金被俗称为“LV基金”,其投资的楼,也自然而然被认为是“LV大厦”。
截至今年春季,大厦开业已近两年。内部人士透露,尚嘉中心的股东正在商谈一笔交易。据悉,该大厦50%的股份是由“澳门赌王”何鸿?家族旗下的澳娱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他们很可能买下尚嘉中心另外50%的股份。一旦成交,大厦将完全成为何鸿?的家族产业。
其实今年早些时候,业内已一度盛传尚嘉中心待沽,但下家一直不明朗,一些外资房地产大鳄曾出现在可能的买家名单里。大厦管理公司方面曾出面澄清,表示短期内不会卖,也否认了LVMH旗下品牌可能撤出的传闻。
2013年,尚嘉中心开业时非常风光。在商场和购物中心 招商异常艰难的背景下,尚嘉中心却能招来LV、Dior 、Celine 、Fendi 、Loewe等众多国际大碗品牌捧场,一些奢侈品牌甚至在商场开业前就抢铺面,拼命占居有利地形,唯恐落入他人之手。场景之火爆以至于尚嘉中心一度被预测,可能成为上海虹桥的“恒隆广场”。
与其风光的开张场面相比,其客流始终惨淡,昂贵的设施常常空转,就连在绝大部分商场都不会冷场的地下楼层餐饮区域,生意也不尽人意。
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曾公布2014年上海主要商场“首层店铺租金”数据,上海恒隆广场的租金高达每天每平方米120元,上海陆家嘴的IFC也直逼100元,而尚嘉中心只有可怜的30元。据了解,该数据是衡量一个商场水平、阶层的关键标准。
尚嘉中心一家欧洲品牌老板告诉媒体,因为生意一直不太好,他计划退出,虽然合同期限未到,但商场方面并没有要求补偿。在他看来,尚嘉中心客流惨淡的问题出在内外结构设计上,商场多个入口的门显得非常逼仄,且离外面的街道有较长的距离,这使得顾客没有走进去的欲望。
也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尚嘉中心在选址时就出了问题,上海虹桥这一区域现在还没有形成奢侈品的氛围,其周边的商场定位都远远达不到奢侈品的标准。对于房地产私募基金来说,他们的投资都有周期限制,如果生意不理想,就不会无休止地等待下去,卖掉、退出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张建华则认为,奢侈品玩跨界本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准,根据不同市场的顾客喜好度重新定位,一旦发生偏差,不仅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更会影响品牌声誉,效果得不偿失。
虽说房地产与奢侈品品牌的合作,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比竞争对手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互补性”用户体验,从而驱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种新兴的理念和方式,但薛建雄认为,“(公寓或商业地产项目)不同于酒店,奢华酒店有它固定的客户群,而公寓牵涉到买卖问题,投资价值是购买者很看中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愿意追求更好品质的住房和物业,高端住宅的市场前景一定是良性向上发展的趋势。但定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定太高,投资者难免会考虑到升值空间的问题,但定价降低,是否能赚钱又是个问题。”在薛建雄看来,平衡好定价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也是奢侈品牌投资公寓项目所必须做好的一环。来源:国际金融报
共2 页 上一页 [1] [2] 第1页 第2页
产品太大众化?LV品牌在中国高端人群中降温
Quiksilver再被股东催促卖盘
奢侈品大牌LV在华“失宠”:被一线城市“嫌弃”
Quiksilver再被股东催促卖盘 股价累计下跌了73%
LV公司告京动批摊主售假索赔30万 涉事摊位已关闭
搜索更多: LV 尚嘉中心 奢侈品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