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加工行业,中国的供应商们已经渐失优势,90后的工人更愿意去较为轻松的电子行业,而这一行业还有“错一罚十”的不成文规定:一家工厂接的一笔单子可能只有5%的利润,但是一旦出现迟交订单或者质量问题,就会出现30%至50%的扣款。
在SACOM的网站上,除了优衣库,A&F、H&M、Levi's、Gap、耐克、玛莎百货等国际大牌也都赫然在列。
SACOM的报告发布当天,迅销集团就确认了报告内容属实,并在4天后的后续声明中公布了对这两家供应商的具体整改建议。“此前对于合作工厂劳动环境监测时虽然的确检查出一些问题,但部分问题未有得到改善确属事实。迅销集团将继续致力确保问题获得改善。”迅销集团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成本,迅销集团和它的供应商此前也曾开展会议,讨论如何培育技术、改善流程、提升员工技能等。“日本企业还是有把供应商当作合作伙伴的传统,帮助供应商改善内部流程的。”孙涛说。优衣库和中国代工厂一般会签订长期合作的合同,结成某种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诉求低价且时尚的这一快时尚品牌,出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风险的原因,也在逐渐减弱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SACOM的报告发布不久后,有消息称,迅销集团今年1月已开始在印度工厂生产“优衣库”休闲服,第一批服装将于3月在日本上市。
中国服装加工行业的优势在于产业链比较集中。除了成衣加工,在面料和辅料的原材料供应上也较为完善。很多在东南亚加工的衣服的面辅料依然需要从中国进口,这就会减慢生产速度,不利于衣服快速上架。
“如果东南亚的服装全产业链在这两年快速建立起来的话,中国的服装代工厂即使迁徙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也会很快失去优势,”孙涛说,“服装代工行业是一个低技术低门槛的行业,它一定会转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
在Zara,H&M的门店中,制作商标上,产地已经从中国转变为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了。
据日本媒体报道,2013年优衣库中国制造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90%下降到70%,未来计划在中国以外的国家生产1/3的产品—尽管优衣库表示不会减少中国供应商数量,但随着其人力成本逐渐提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管理风险,或许会加快这一进程。
对于供应商们来说,优衣库等品牌的转移才是它们最头痛的问题。第一财经周刊 林仲旻
(应采访对象要求,孙涛为化名。) 共2页 上一页 [1] [2] 优衣库大佬柳井正:卖衣服卖成日本首富 优衣库CEO潘宁:怎样开一家赚钱的店 柳井正:优衣库的竞争对手不是Gap是苹果 “听”出来的营业额 看看优衣库、ZARA怎么做? 日元贬值,快时尚品牌优衣库再次提价 搜索更多: 优衣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