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创建了“湘鄂情”等商标的中科云网董事长孟凯如今只能靠变卖商标等手段自救。
随着日前的一份公告,凸显了湘鄂情创始人孟凯的资本迷途。
红商网讯:日前,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拟将湘鄂情等164项系列商标转让给深圳市家家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评估值约9189万元,转让价为2.3亿元。
此前,中科云网虽剥离旗下餐饮业务门店及子公司,但接手方仍是湘鄂情董事长孟凯的控股企业。而此番湘鄂情出售商标,意味着湘鄂情系列商标与创始人孟凯再无瓜葛。
此次的出售,是为了还债。
“我1995年创业至今快20年了,为了还债,我只能‘挥泪’卖掉湘鄂情这块金字招牌。”孟凯对媒体说。
2012年湘鄂情公开发行“湘鄂债”,发行利率6.78%,期限5年,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4.74亿元。该债券明年4月设有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曾经的湘鄂情风光无限。
2009年11月,湘鄂情登陆深圳中小板,2013年年度报告之前,公司过去连续7年经审计财务报告数据中,净利润一直维持千万级别。
但随着2012年12月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等政策,高端餐饮代表湘鄂情在2013年全年大亏5.64亿元。
转型,成为上市公司自救的普遍方式。
2013年7月,湘鄂情拟收购涵盖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治理和环保工程建设的江苏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12月公告拟收购从事生物质能源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合肥天焱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涉足环保产业,但均于今年终止。2014年3月又宣称要收购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公司、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但又于11月公告中止。今年6月,湘鄂情高调宣布脱离餐饮,转型布局大数据,欲通过互联网掘金。这一行为,被媒体解读为,一个抡大勺的厨子,突然转型做互联网大佬,不但让投资者没有信心,也让“整个团队都懵了”。
几年资本市场的经历,让孟凯有了紧扣市场热点的判断。但每一次判断都激进而又盲动,结果屡战屡败。
于是,湘鄂情的转型既无奈又迷茫。无奈在于,高端餐饮行业景气度快速下滑,迫使湘鄂情必须在短期内找到新谋生路径;迷茫在于,湘鄂情的每一次转型都快速而无头绪。
实际上,湘鄂情的每一次收购不仅有市场的反对声音——收购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显得有些饥不择食;也遭到管理层的反对——“转型、收购 主要是老板在主导推动的,我们对并购转型 一些做法也不是很认同,但老板很强势,不大听得进去别人意见。”
挣扎中的湘鄂情不仅没让投资者看到希望,也让公司高层失去信心。
中科云网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显示,公司历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有42位,其中29位已离职。也就是说,约七成高管已经挂冠而去,曾经的“国内餐饮第一股”俨然已经变成了股市“高管离职第一股”。
孟凯强势、激进的作风也引发监管层的注意。去年10月,北京证监局向湘鄂情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认为孟凯个人权限过大,要求公司进行整改。之后,湘鄂情董事会限定孟凯每年对外投资权限不超过3000万元,大额项目需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但书面整改报告却不改孟凯对公司实质控制,今年以来,湘鄂情陆续进军影视、大数据、互联网领域,其背后均为孟凯主导。
强势而又无绪、缺乏严谨的公司治理,导致了湘鄂情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而这一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却在不断上演。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上市公司作为交易买方,其未能达成的并购案例远远超出2013年的全年数字,上市公司终止重组事项的情况也明显增多。
在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变换主业或调整经营重心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公司主业遇到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它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这类公司追逐热点有其内在逻辑性。但这并不能成为它们追逐热点领域的理由。
当前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在进行跨界并购之时,都抱有强烈的投机心理,没有长期的、全盘的扩张战略。不仅湘鄂情如此,贵州百灵、海欣股份也是前车之鉴。贵州百灵投资了近4亿元跨界推出的饮品“爱透”,面市后却市场反响不好,去年10月份被变更为中药饮片项目。海欣股份控股子公司海欣生物技术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 ”针对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性疫苗,研发10年都未能给海欣股份带来收益。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迎合投资者喜好、追逐市场热点为出发点的转型或者多元化,恐怕应归结为短视或另有所图。而目前的A股市场上,概念性投资和事件驱动投资风格,间接地助长上述偏好。但最终受损的还是投资者。
如今,由于缺乏跨界投资经验,“卖菜的”孟凯一手掌舵的转型航路逐渐偏离轨道,再一次敲响转型的警钟。(中国经济时报 龙昊)
餐饮第一股作别湘鄂情 164项系列商标卖了2.3亿元
孟凯挥泪卖湘鄂情商标 风口转变“吹落”餐饮首富
孟凯挥泪卖湘鄂情商标 继续出售子公司股权
“中国餐饮第一股”湘鄂情以2.3亿元甩卖系列商标偿债
中科云网2.3亿甩卖湘鄂情商标 4.8亿公司债亟待增信
搜索更多: 湘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