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金汉斯走上歧路,与上市无关,与资本无关,与纠纷无关,只与人性有关——因为刻意“集权”而导致内部管理脱节、与市场现实脱节……半夜了,西直门店所在的成铭大厦漆黑寂静,但位于大厦一层的金汉斯烤肉店却灯火通明。
红商网讯:金汉斯走上歧路,与上市无关,与资本无关,与纠纷无关,只与人性有关——因为刻意“集权”而导致内部管理脱节、与市场现实脱节……再多的资金和再好的起点也只会让企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金汉斯歧路
凌晨两点的时候,王路被一通电话吵醒。
“店长您快来店里,有一群黑衣人来砸店,要赶我们走!”电话里员工的声音惊慌失措,王路心里一沉,吩咐员工先报警,随后就急忙穿上衣服,往金汉斯烤肉北京西直门店里赶。
半夜了,西直门店所在的成铭大厦漆黑寂静,但位于大厦一层的金汉斯烤肉店却灯火通明。驻守在店里的40多名员工站在门前的台阶上,正与几个西装革履的人对吵,一位民警努力调解也无济于事。
王路连忙上前表明自己的店长身份。一个自称由霸菱亚洲投资有限公司(金汉斯集团现实际控股方)委派的人挤上前来,手持一份文件高声向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被开除了!”
“我们只是为了争取合理的薪酬,以及拿回被拖欠的工资才进行维权的,但没想到公司竟然单方面解除我们的合同。”王路说,从2013年底开始,他就与北京数名店长、区域经理等一起,多次向霸菱反映北京员工薪酬过低、被拖欠绩效和加班费等问题,但霸菱方面一直没有实际着手解决。员工的不满日积月累,最终在2014年7月爆发停工抗议——北京西直门店、方庄店等五家门店被员工自行关闭,不再营业。王路也是事后才知道,同一天晚上,北京方庄店也收到了这样的一份“半夜文件”。
“对于员工非合理的要求,公司不能接受。”金汉斯一位负责人张岩表示,员工年限工资、加班费都已经根据与员工达成的协议进行处理,社保也按照餐饮业的惯例做出了安排。对于“半夜发文”,她解释是为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才派负责人带领保安人员,在半夜时分到这些店面处理相关情况。金汉斯总部认为员工自行关店是“蓄意非法阻挠商业活动的行为”,并表示已“将此事移交当地派出所立案处理”。
作为曾经的自助烤肉连锁龙头、准上市企业的金汉斯,为何突然上演了一出“半夜发文”的罗生门?是作为外资的霸菱管理不善?还是员工在无理取闹?抑或是中国特色的餐饮企业“上市后遗症”爆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还得从金汉斯创始人孙立国建立的“股东文化”说起。
股东两个半
作为金汉斯元老级的股东,张军曾经非常欣赏孙立国。
孙立国出身东北,做啤酒酿造设备类的工业起家。为人豪爽又有想法,做事踏实肯干又有悟性,有着一种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在他看准了自助烤肉的发展前景之后,很快便聚集了一帮得力干将,一起在哈尔滨开了第一家金汉斯烤肉店。
2004年金汉斯的创业班子决定要移师北京、开辟全国战场时,公司加上司机和保洁员一共也才十来个人,连个像样的制度都没有,完全是“单靠人就能把事做好”。孙立国身先士卒,凡事亲力亲为:店面装修到现场督战搞得灰头土脸、每家店的仓库存货数据一手掌握……活儿干得比请来的职业经理人还多。
开店稳扎稳打,又赶上了餐饮业上升期,再加上金汉斯独特的精酿啤酒和自助烤肉模式,以及高性价比定位,金汉斯的业绩一路飙升。
不过,高性价比也意味着开店的投入成本高,同时利润较低,资金吃紧。精明的孙立国为公司引入了“两个半”股东。
其中“一个半”股东是管理团队,孙立国要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少总部高管通过对公司投入大额现金入股,成为某个区域的总经理并负责管理,张军便是其一;而不少店的店长也可以数万元的较小额资金入股门店,王路等店长便是这类“半”股东。
颇耐人寻味的是,这类“一个半”股东遵循的是江湖协议:多是以公司会议上的口头承诺为基础。区域总经理的入股,部分还可以在门店的工商执照上发现股东名字,店长对门店的小额入股就完全建立在信任二字上。
而另外“一个”股东来自全国招募,经过了工商注册,较为正规化。在东北以外扩张时,金汉斯通常会先在当地找一个对当地特别熟悉的合作方,让其成为占据门店49%股权的股东,由他们负责帮忙选址、疏通当地关系等。
确定开店之后,公司会选派一名店长,带着一批熟悉业务流程的“开店班子”到当地领队。合作方不参与管理,但有监督权和人事建议权,相当于金汉斯每个区域的“小老板”,他们自然会尽心尽力监督门店运营。
总的来说,金汉斯的早期发展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全国体系:一边可以快速吸纳资金,在全国扩展门店;另一方面,金汉斯的门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是属于直营,便于管理。“两个半股东”制度正是2003年到2007年间,金汉斯能够在全国迅速扩张,还能快速盈利的重要原因。
到2007年的巅峰时期,金汉斯在全国开出了30多家店,据称成功率高达99%:单个门店最高的净利润能够达到600多万元,其他的店面基本也能达到300万元左右的净收入。而部分门店由于业绩突出,对其入股的“半”股东还拿到了盈利分红,更让其他“半”股东们群情激昂。
市场热得发烫,孙立国同时也在勾画金汉斯的资本蓝图——上市。区域会议、全国大会上,孙立国一遍又一遍地描绘上市的共赢图景,公司上下无不信服,“连金汉斯扫地的大妈都在谈论上市的好处。”
在这样的利好前景下,每个股东和员工都不计工资高低,满心期待地为“自己的”金汉斯拼搏。但金汉斯真的是大家的吗?
我的金汉斯
“我们不想等上市分红,公司不如把钱也按4倍给我们。”在2007年金汉斯向合作方回购股权时,两个比张军更老资格的管理层股东突然要求退股。张军当时觉得不可思议,金汉斯正一路朝着上市推进,一旦成功原始股权的价值便不可估量。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两人比自己更早看出了公司的一些端倪。
——“我们的”逐渐变成了“我的”。帮助金汉斯打天下的“两个半”股东,都逐步被收回了权限。
从2007年开始,公司提出按原始投资的最高4倍金额,向占据区域门店49%股份的合作方回购股权。理由是上市不可能存在这么多股东。在这样一个高点,很多合作方都不愿意卖,但金汉斯毕竟是占据51%股权的大股东,不到半年就顺利完成了回购。
对于另外的“一个半”股东,公司则采取了安抚策略。店长股东们收到了退还的投资本金;张军则在私底下得到保证:“你们是参与管理的股东,跟合作方不一样。跟着我们一块上市,市盈率可是15到20倍!”当时跟张军一样的高管股东有数十人,基本都跟着孙立国打了多年天下,而金汉斯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让张军也认定跟着金汉斯有肉吃,于是皆无异议。
当那两员老将提出要退股拿钱时,孙立国言辞激烈地批评他们“不忠心!不能跟企业同甘共苦!”而在退股后两人便离开企业。此后,无人再提退股拿钱的事。
同时,为了上市,金汉斯通过收购上海福记,引入了霸菱的投资,并在香港成立了金汉斯控股公司。这本来是一种中国公司为了登陆境外资本市场所普遍采用的VIE模式,但通过这种架构,金汉斯控股掌控了金汉斯公司在大陆所有门店的股权——这意味着张军们与金汉斯的江湖协议自此就不复存在了。
大权在握的孙立国认为自己“闭着眼睛也能把企业往前推进”。何况,失去了股东的助力,金汉斯仍然保持了极高的开店速度。
一位熟悉金汉斯的业内人士谈到,当时金汉斯每家新开店面的投资都达到了400万元左右,到2011年,金汉斯的门店已经从50多家扩张到80多家。“当时,金汉斯太有钱了,在一个城市能一口气连开好几家店,如果孙立国对装修或者选址不满意,即便已经投入很多资金,也要砸掉重来。”
共2页 [1] [2] 下一页
齐齐哈尔金汉斯关闭 市民储值卡未用完可申请退款
金汉斯、俏江南等餐企上市难有突破 狗不理撤出IPO
层层隐患终爆发 金汉斯陷入关店闹剧
金汉斯大规模关店陷劳资纠纷 管理漏洞环环相扣
金汉斯纠纷再调查:霸菱亚洲想放弃又难脱手
搜索更多: 金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