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在业内,绿地欲取代万科做行业老大已有时日,不过从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来看,绿地今年要实现这一目标有点悬。
根据克而瑞和中指院的上半年业绩榜单显示,万科都排在了第一位。紧随万科之后,绿地、恒大、保利、中海、碧桂园等被划归一线阵营的房地产企业也都取得不同幅度的销售增长。
万科这两年的增速很快,单看上半年数据,万科销售额是836.7亿元(另有数据显示是1000亿元),相比2012年上半年625.4亿元的销售额增长幅度较大。绿地上半年的业绩为830亿元,和万科前一个数据相比咬得很紧,还未超越。但同期销售面积绿地为836万平方米,超过万科的793万平方米。
今年年初,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的新年愿望之一,就是把万科从房地产行业老大的宝座上拉下来。
一直居于房地产行业老大位置的万科将2014年的销售目标定为2000亿元,而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却声称2014年的地产销售额要冲2400亿元。如果这一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那么绿地将全面超越万科,成为行业老大。然而,超越万科并不是绿地的终极目标,在赶超万科的同时,绿地还在海外地产与商业地产领域大举扩张。一场从国内开发到国际开发、从单纯开发到开发运营并重的转型正在绿地内部展开。
从销售额上看,2013年,绿地与万科只有80多亿元的差距,按照张玉良的说法,“也就是两个项目的差距。”如果从销售面积上看,绿地已经超过万科。绿地集团2013年完成预销售面积超1660万平方米,位居行业第一,较上年增长38%。
近年来,万科已多次遭到来自同行的追兵逼宫,几次差点丢了皇冠。有业内人士指出,反观万科近年表现,在经历了2008年的 “拐点论”、“捐助门”事件后,万科可谓自乱阵脚,也乱了方寸:先是误判了市场走势,错失了2008年第三季度这一拿地的最好时机;接着是在地价大涨后,不得不高价拿地。一连串的“踏空”使万科多次经历逼宫的险情,直至去年失去行业销售面积桂冠。
有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对市场的判断有误外,万科的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尽管万科的治理结构、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被广泛推崇,而且也较早地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企业理念的价值观,但万科的管理模式却始终不稳定,经常在授权和“削藩”中游移。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近年来万科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 “大企业综合征”,其突出表现是开发效率偏低和成本控制能力较差。
以成本控制为例,虽然万科的产品比较精细,但与同档次的其他企业相比,万科的产品成本还是偏高。事实上,星河湾、龙湖、绿城等企业的产品精细化程度甚至比万科还高,但成本指标却普遍低于万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万科“大企业综合征”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万科及其董事长王石几年里流露出可怕的“傲慢”:以行业老大自居,不虚心学习,更很少参与行业活动。
此外,万科的专业化有没有弊端,在业界也存在分歧,如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就认为,其弊端显然是存在的。如果一味追求专业化,就难以通过多元化调整来有效对冲市场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尽管万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包括绿地在内的房企巨头今年想把万科从行业老大宝座上拉下来也非易事。
有分析指出,万科在2014年的开工量仍将保持增长,预计新开工面积223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480万平方米。不管绿地等追兵能否在2014年完成赶超,万科在2014年超越2000亿元达到一个新高度已无太多悬念。中信建投称,2014年万科可售货值3100亿元,全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100亿元。
国泰君安认为,万科第四个十年或许是充满变革的十年:从重资产向轻资产、从纯住宅开发到商住并举乃至城市综合配套服务、从国内到国际化等诸多变革或许都将在第四个十年结出硕果。各种表现最终导向同一个结果,从上半年万科甩开绿地来看,绿地下半年想发力超过万科的可能性并不大。“地产一哥”之争在今年并没有太大悬念。(来自:中国经济时报)
绿地“以地养铁”“捆绑”战略能否名利双收? 北京近40亿出让4宗地 被绿地、中联置地联合体均分 绿地22.31亿底价摘海淀两商业金融地块 面积16.5万㎡ 绿地集团呼和浩特项目被指虚假宣传 业主拉横幅 绿地集团联合国企武钢 武汉青山投建新“武汉客厅” 搜索更多: 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