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商网讯:一条来自海南省三亚市的消息,震动了全国旅游演出行业。万达集团试水旅游业的首个驻场演出项目《海棠·秀》,在经过近三年演出之后,从8月1日起正式停演。三年前,正是万达大举进军文化产业的时候,与当初的豪迈相比,这一次草草停演就像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显得格外跳脱。
但是,类似这样跳脱的音符,在旅游演出市场上正越来越多。自2004年的“印象”系列演出打开这一市场以来,经过了十年跑马圈地般的快速增长之后,这个市场开始步入调整期。
事件
凋落“海棠”被指连年巨亏
《海棠·秀》的停演有些仓促。前天,该项目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宣告“暂别舞台”的公开信,可就在这则消息发布前一个月,参与该项目演出的最新一批15名杂技演员才刚登上舞台。另外,该项目推出的暑期儿童活动广告也依然挂在网页上,该活动的截止时间为“8月31日”。
但是,对不少业内人士来说,此次停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台诞生于2011年9月的原创音乐制作秀,由万达文化集团耗资6000万元打造,邀请了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班底参与制作,其演出场地是位于三亚海棠湾滨海大道的万达大剧院,听上去颇有声势。但行业内却传言,这台演出连年巨额亏损,一直靠集团输血才得以维持运营。
观众的稀缺,是《海棠·秀》自诞生之初便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问题。三亚海棠湾滨海大道上,与万达大剧院比邻而居的有希尔顿、喜达屋、威斯汀等国际巨头开设的十多家五星级酒店,创作者原本指望这些酒店能够为其带来大批贵客。但这条“五星酒店一条街”建设速度缓慢,直至今天,仍有一些酒店还未完工,当地客流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文艺界人士则对这台演出的水准评价不高。一位舞蹈界前辈毫不客气地批评说,整台演出就是“没话找话”。在这位专家眼中,《海棠·秀》找来的国际团队,其实并不了解中国观众的喜好。而宋城集团去年在三亚推出的旅游驻场演出项目《三亚千古情》,更是抢了《海棠·秀》的生意。《海棠·秀》方面曾指责,《三亚千古情》存在大规模赠票倾销的行为。
万达内部也对此次停演进行了反思。该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认为,万达想要复制美国拉斯维加斯“酒店+秀”的模式,但现实情况证明,这一模式针对的是高端观众市场,与国内现有的普通旅游市场难以兼容。但万达方面仍然感谢这次“失败”的历练,“我们原来对演出不懂,现在在票房渠道、演员渠道等方方面面都学到很多。”
追查
13台旅游演出去年停演
在海南,《海棠·秀》的凋落并非个案。
就在该演出停演前不久,海南省文体厅在5个拥有旅游驻场演出的县市调研时发现,11个旅游驻场演出剧场中,有5家亏损,2家停休业,真正盈利的只有4家。以著名的“印象”系列中的《印象·海南岛》为例,该项目于2009年4月在海口首演后仅一个月,就陷入每天只有500个观众的尴尬境地,后来其原大股东干脆低价转让了股权。
在全国,海南旅游演出市场的衰落迹象也并非个案。
大型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于2009年首演,曾被视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文化名片。这场需要动用500余名演员、100多匹马和数百只羊的大项目,却受制于气候原因,每年只能演出两三个月,2012年则彻底停演。还有曾在山东曲阜杏坛剧场演出了三年多的舞剧《孔子》,该项目曾入选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推出的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却在去年销声匿迹了。
有行业协会和民营调查机构掌握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230多个旅游驻场演艺项目,但旅游演出市场连年收入下滑,去年,全国旅游演出票房从上一年的30亿元下降到22.6亿元,当年全国范围内停演的旅游驻场演出就有13台之多。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万达百货3年来首次全面完成半年目标 收入增长62% 荆门万达广场规划及建筑方案发布 15万方大商业年内建成 万达金街“不产金” 万达外街为何沦为“鬼街”? 解析万达高速扩张背后:万达外街为何“全死光” 解析:万达百货促销活动与扣点、结算培训 搜索更多: 万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