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近日,本报对国际奢侈品牌卡地亚产品抽检结果进行了追踪报道,随着多家媒体的转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日前,卡地亚品牌在回复本报的声明中称“卡地亚郑重承诺所有相关作品均无品质问题”。然而这样强硬而毫无诚意的的说辞非但未能让公众信服,反而让消费者更加怀疑卡地亚作为一家国际奢侈品牌的质量诚信。
质量问题无法抹去
面对媒体和公众的多方质疑,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沉默后,卡地亚最终就之前的产品抽检结果作出如下声明:“卡地亚一定规格的作品均获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美国宝石研究院(GIA)签发的证书,并且根据中国法律法规申请和获得相应的国内质量证书。遗憾的是,由于工作失误,我们未及时按照部分省份的要求为个别珠宝作品申请珠宝鉴定证书……对此事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我们深感歉意;同时,卡地亚郑重承诺所有相关作品均无品质问题,卡地亚将一如既往地为顾客提供全球统一的高品质作品与服务……”
若产品无品质问题,那么100%不合格的抽检结果从何而来?对此,有专家表示,产品不合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不合格是指产品质量本身不合格,也是消费者通常所理解的不合格,而广义的不合格还包括标识不合格、未获得相关证书等情形。
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已有广东、云南、山东、浙江、新疆5个省(自治区)就珠宝玉石饰品的标识出台了地方标准。依据浙江省地方标准,卡地亚在抽检中出现的“质量”和“证书”标识不合格,属于产品质量不合格范畴。
尽管卡地亚一直为自己的质量问题“辩解”,但消费者对其声明却并不买账,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维权行动仍在持续。近日,北京消费者王先生因购买的卡地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前往卡地亚和梵克雅宝专柜进行维权,而梵克雅宝与卡地亚同属于瑞士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旗下品牌。
态度傲慢缺乏诚意
针对公众对卡地亚在相关抽查结果公布后一直未作任何回应的质疑,卡地亚中国区对外公共事务部林女士向记者表示,公司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
“一方面,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在媒体上的反应,所以(公司)只是尽力配合工商部门处理此事。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将此事汇报给法国总部,总部又重新调查此事,并且决定是否发表声明,之后才能反馈到中国这边,所以周期比较长。”林女士说。
对于卡地亚质量问题的曝光早已不是首次,然而为何公司从来没有对投诉作出过公开回应?对此,林女士仅表示,公司重视每一个消费者,每一个投诉案例都有详细记录的案底。
一边声称尊重消费者,另一边却傲慢对待消费者的维权行为,这足以说明,卡地亚对消费者的“尊重”还缺乏应有的诚意。有专家表示,卡地亚傲慢应对质量事件,或使其品牌形象受损。
“任何产品,无论什么品牌,都应该置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监督之下。在商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卡地亚也应当尊重市场与消费者。”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如是说。
品牌企业应自省
针对卡地亚在此次事件中的做法对企业形象带来的影响,中山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忠表示,卡地亚不重视质量,不重视消费者的反馈,无异于是对自身品牌形象的消耗,对消费者信任的透支。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奢侈品卖的就是一个名号,一种概念,其品牌效应是决定产品市场售价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奢侈品价格高高在上,质量却和地摊货有一拼,小伙伴们会花大价钱买次品吗?”有网友在微博上评论道。
王海忠坦言,即便中国市场对奢侈品有很大需求,卡地亚也应当重视消费者,严把质量关,做好售后服务,只有积极维护品牌形象才能使其在中国市场走得更长远。
“消费者维权,这对卡地亚来说是好事。相信对一个好的品牌,有社会组织、媒体、市场的监督是好事。这能够倒逼品牌进行自我检视。卡地亚作为国际奢侈品牌,应从售后服务、产品供应、品质保障、消费群体的精确控制等各方面打造自己高端的奢侈品牌。也希望此次的监督能够让卡地亚的品质更上一层楼。”程虹说。(来自:中国质量报 记者 乔楠)
原历峰员工爆料:卡地亚等名表维修用二手机芯 卡地亚再出事:腕表出现异物 多地撤出高端商场 卡地亚质量门事件持续发酵:山寨品牌猛推加盟 卡地亚、阿玛尼等奢侈品牌质量、售后频亮红灯 卡地亚回应抽检不合格:珠宝鉴定证书未配备 搜索更多: 卡地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