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每一年都有新的便利店品牌进来,去年是富德便利店,今年天虹也要进军便利店了。”深圳市中业爱民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代鸿昌发现便利店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面孔。
贴着“小而美”标签的便利店被推到聚光灯下,以百货为主营业务的天虹商场也将目光转向了便利店领域。
膨胀的“X”
素以“百货+超市+X”的业态组合模式发展的天虹仍在丰富自身的业态。“X”由过去定义的配套业态诸如电器、家居、银行、餐饮等,如今便利店也跻身其中。
天虹商场总经理高书林在2013年度业绩说明会中披露,天虹正在筹建便利店,并表示会先发展好直营便利店之后,再启动发展加盟计划。物流配送会依托现有配送体系,针对便利店的业务要求进行构建和整合,并根据业务发展的状况进行动态的规划建设。
记者在招聘网站信息发现,天虹正在为其便利店招兵买马,工作地点设为深圳。天虹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天虹便利店大概会在今年年中面世,具体细节目前不便透露。
小店还有生存空间,从业者心照不宣地打着小算盘。上海商学院教授周勇感叹,现在是越小的店越活得好,大卖场比百货好,小超市比大卖场好,折扣店比小超市好,便利店比折扣店好。
有知情人士透露,一直以多业态跨区域发展的天虹在零售领域积累了自身的优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分析,天虹的主力店是百货加超市,有生活必需品的经营经验。而社区便利店主打商品是社区必需品,因此天虹在货源渠道上有一定积累。另外天虹在全国有自己的门店,其既有的采购和配送网络可支持便利店。
事实上,在传统零售企业中,跨界经营便利店早有先例。华润万家旗下有VanGo便利店,中百仓储将重心转向便利店,步步高的汇米巴便利店以及家润多将标超调整为便利店,便利店犹如磁石般吸引着万家。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本土的一些零售企业也参与到备战便利店的队伍中。“广东的百货企业中很多都有开便利店的计划,比如广百,地方百货也有不少。”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百货业竞争激烈又面临转型压力,在不可能再继续大力加码百货店的情况下,会寻找新的增长点。开便利店也是基于大家看好社区商业今后的发展前景。
对手四伏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便利店在2013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增速为13.8%,营业面积增速为7.3%,毛利率上升0.8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其他零售业态的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是,这样的数据并非天虹一家能看到。周勇告诉记者,作为一个项目投资,主要考虑的是业态的成长空间。理论上来说,只要有资金保障,便利店谁都可以开。不过,没有资金保障与良好的心态,很难坚持。
虽然天虹主营项目百货与便利店同属零售范畴,但要想在便利店业态中游刃有余并非易事。一知名便利店华南区负责人称,便利店不像标超或大卖场,面向的客层不同,不需要很多选择,但在陈列或商品的选择方面都需要很细致。鲜食是便利店最后决胜点的品类,此外,增值服务、饮料和进口食品这几类是体现便利店差异所在。
熟悉深圳市场的业内人士坦言,便利店中干货类、工业化食品的选择都不是难事。而在鲜食供应链方面,华南地区便利店相对较弱。因为华南地区快餐厅特别多,当有热餐可供选择时,冷便当自然便遭冷落。
可以佐证的是,7-11进入深圳20多年,门店数一直徘徊在150多家,止步不前。据上述负责人的观察,华东地区的便利店是最成熟的,供应商也非常成熟,即食鲜食品有很多外资企业在经营。而华南地区则逊色许多。在南方耕耘多年的7-11甚至没有自己的鲜食厂,而是依靠一般的供应商提供,在整个商品结构上很弱,这样是很难把鲜食这一大类经营好。
另外,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外来人口多,属于中下层客群,可能会选择快餐厅或者路边摊,因此深圳市场便利店并不好发展。
转型便利店,意味着天虹的竞争对手和战术也随之改变。周勇认为,百货是死守,便利店则要开展灵活迎战各种业态,不仅会与超市有交锋,甚至会去抢面包房、披萨店、汉堡店的生意。
此外,汇聚多品牌便利店的深圳一方面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势力不均衡的态势。定位稍微低端的美宜佳门店数比较多一些,而很多便利店却遭遇成长瓶颈。VanGo便利店在深圳关内开店速度慢,关外则没店,华润万家在便利店方面并没有大力发展。去年进入深圳的全家便利店新开几家店后,就没再继续扩店了。
目前尚不清楚天虹便利店的定位。“若天虹便利店的定位和7-11、VanGo和全家等比较相似,冲突就比较直接,情况不大乐观。”代鸿昌这样判断。
共2页 [1] [2] 下一页
天虹商场欲借全渠道破局 将涉足便利店
天虹百货转型:力推微信购物 涉足便利店
天虹百货转型突围术:力推微信购物 涉足便利店
天虹商场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毛明华辞职
天虹商场2013年净利润达6.15亿元 同比增长4.73%
搜索更多: 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