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占据逾七成市场份额
不过,从目前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洋奶粉依然在国内市场占据主要地位。
为了解国内奶粉销售情况,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四通桥附近的“超市发”超市实地调查,在婴幼儿奶粉专区,记者看到最显眼的位置摆的奶粉品牌有雀巢、惠氏、合生元,其次是伊利和多美滋。
“现在卖得最好的是惠氏和雀巢。” 一位超市导购热情地给记者介绍。记者看到,合生元、惠氏和一阶段(0~6个月)900克的奶粉价格分别是366元、223元。
记者在了解奶粉价格的时候,碰到了正在购买奶粉的刘先生。“如果要买还是选择进口奶粉,价高是高一些,但是相比国产奶粉能安心一些。” 他笑言:“还是期望国产的乳制品能让消费者安心消费。静观其变吧!”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重创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品牌的信任,成为中国乳业的分水岭。随之而来的“蝴蝶效应”,让深陷其中的三鹿乳业轰然倒下。由此,公众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持续低迷,洋奶粉随之迅速崛起。
不过“洋奶粉”也并没有让消费者安心多久。去年8月,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披露部分产品受肉毒杆菌污染,作为进口奶粉原料最大供应商,中国奶粉市场再遭重击。后来该事件被澄清。
国产奶粉品牌在遭遇国内消费者“信任危机”的作用下,外资奶粉企业竭力打造一种“价格越高越安全”的消费理念。正如更多如刘先生一样的父母,他们为这种消费理念“埋单”,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信任票投给外资奶粉。
据国际市场调查研究公司AC尼尔森发布的《2012年全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报告》,洋奶粉掌控了国内市场70%~80%的份额。其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四大外资奶粉品牌的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12.3%、11.7%、 11%和7.7%,合计占据中国婴幼儿奶粉近半市场。
拯救国产奶粉的“魔术棒”
为了提升国内乳企品牌的影响力,促进乳粉企业更好地发展,2013年6月,工信部开始牵头大力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兼并重组。
此前工信部发布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报批稿)中谈到,2014年1月至2015年年底将是兼并重组的关键贯彻阶段,将推动国内配方乳粉企业100%完成GMP达标改造并通过认证,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提高至65%,原有127家配方乳粉企业总数减少40家左右,只保留87家。
国内乳业巨头们有何新的动作,是否也如预期的一样,整合行业资源,在乳制品行业中“圈地”?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2013年1月1日~2014年3月5日,涉及国内乳业的重组并购案12宗,除去两宗还没有公布交易额,累计交易额达到127亿元人民币(用目前汇率换算),平均每宗并购案交易额为13亿元。
其中蒙牛共完成4次并购,交易额为118亿元。其次涉及飞鹤国际的并购交易案共有3宗。2012年10月爆出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亚洲私募股权部门,计划以每普通股7.4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所有不属于冷友斌(飞鹤集团董事长)的流通股。这项并购案目前正在进行中。
而最近市场的热点集中在三元股份身上。日前,三元股份的定增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40亿元,其募资中的15亿元用于自建乳粉加工厂项目。
对于剩余的募集资金用途,虽然三元股份表示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是,业内人士猜测,三元股份可能会利用募集的资金并购行业内有优势的奶粉企业。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江欢)
共2页 上一页 [1] [2] 多美滋推新品价格不涨反降 光明蒙牛等称不调价 蒙牛通过奶粉生产许可 奶粉持续发力 乳业洗牌在即:飞鹤、蒙牛首获乳粉生产许可证 蒙牛光明争相引外资 乳企忙“合纵连横” 达能成蒙牛第二大股东 欲寻央企“庇护”? 搜索更多: 蒙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