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欧莱雅中国3月6日宣布,2013年在华销售总额达人民币132.8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0.2%,这是欧莱雅中国连续第1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
去年欧莱雅在中国的品牌策略方面有较多的调整,引进了两个高端品牌圣罗兰和科莱丽,也将大众化妆品部的卡尼尔品牌退出中国,并宣布收购中国本土最大的面膜品牌美即。
对于2014年欧莱雅的发展策略,欧莱雅集团执行副总裁(分管亚太区)兼中国首席执行官贝瀚青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欧莱雅中国的目标是继续保持高于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不断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继续深耕低线广阔市场,持续挖掘数字化领域潜力并深化发展。”
增速放缓
虽然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但欧莱雅中国的增长速度相比已经有所放缓。欧莱雅中国2012年度财报显示,公司2012年在中国实现销售总额120.5亿元,同比增长12.4%。
“增速下降是由于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整体都有所放缓。” 贝瀚青表示,“2012年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是10%,2013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相比而言欧莱雅仅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高于行业增速的成长,且低于行业增速放缓的速度,并且欧莱雅的市场份额还在不断上升。”
2013年欧莱雅全球销售额达到229.8亿欧元,增长2.3%,其中国区的业绩增速远高于全球。正是因此,中国在欧莱雅集团内部的战略地位也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相比而言,按地区划分,2013年其西欧市场销售额增长1.1%,北美市场增长2.8%,新兴市场(包括亚太、拉美、东欧、中东和非洲市场)增长3.3%,可比增长达到9.4%,其中中东和非洲市场增幅达9%。
2013年7月,欧莱雅亚太区总部由法国巴黎迁至中国上海,同年11月,欧莱雅宜昌工厂扩建竣工,投产后的宜昌工厂已成为欧莱雅亚太最大的彩妆生产基地。至此,中国已成为欧莱雅亚太地区的决策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
不断收购
1997年进入中国并在华已有20个品牌的欧莱雅,2013年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引入了新的高端品牌圣罗兰和科莱丽美容仪器,贝瀚青称,新产品获得很大成功,比如科莱丽现在每分钟销售2个,在电商网站上一天销售200台左右。
此外欧莱雅去年另一项重大举措是,8月宣布以65.38亿港元(约合51.5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本土面膜领先品牌美即,据悉,该收购今年1月已经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今年二季度末完成收购。
此前,欧莱雅还曾收购了两个本土品牌,分别是羽西和小护士,贝瀚青没有透露这两个品牌的发展状况,但一位化妆品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羽西的发展状况还不错,也不断有新品推出,但小护士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
值得注意的是,美即控股(01633.HK)公布的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去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9亿港元,同比增长8.5%;实现净利润为2732万港元,同比大幅下滑约78.8%,这是其自2010年9月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以来首次出现净利大幅下滑的情况。
对于美即的业绩变脸,贝瀚青表示,由于收购还并未完成,美即与欧莱雅还是两个独立的公司,欧莱雅无法对美即的业绩做出评价,但是“我们认为65.38亿港元收购美即是合算的买卖,收购着眼于这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美即是目前中国面膜市场第一的品牌,而中国的面膜品类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
品牌取舍
欧莱雅对于大众化妆品部的另一个调整是,就在去年底今年初,宣布卡尼尔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对此,贝瀚青表示,“将使得我们的大众化妆品部能够集中力量发展两大领导品牌——中国第一大美妆品牌巴黎欧莱雅和第一大彩妆品牌美宝莲纽约,以取得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增长。”
在卡尼尔退出中国市场后,由于卡尼尔与小护士品牌定位相近,很多人也担心大众化妆品部经营状况不佳的小护士的命运。
贝瀚青承认目前小护士“在销售方面存在挑战,没有如我们所愿地发展,但是小护士有自己的消费群体,也有发展的潜力,我们目前不会放弃,还会继续努力。”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欧莱雅有大众化妆品部的美宝莲和巴黎欧莱雅,小护士应该不会是其未来的重点,也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
在开拓低线市场方面,贝瀚青表示,去年欧莱雅的专业美发产品就进入到250个新的城市,高档化妆品部的兰蔻新进入12个低线市场,并且全国新增了23个柜台。未来在开拓低线城市方面,他表示,“大众化妆品当然是版图越广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但是高端化妆品在拓展低线市场则不会盲目扩张,要看2个条件,一方面要看现有业务发展进步和服务状况,另一方面要看新市场和该市场消费群体的条件。”(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几近消失 美即未来遭质疑 欧莱雅中国业绩放缓 加码美容美发 欧莱雅收购资生堂两个品牌 欧莱雅2.3亿欧购资生堂两品牌 布局高利润产品线 欧莱雅收购资生堂旗下思妍丽和凯伊黛两品牌 搜索更多: 欧莱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