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爷百货会不会重演第一次入华的悲剧?
资料显示,老佛爷百货1997年在北京王府井一条侧街开设了第一家店面,最终因水土不服导致严重赤字于1998年倒闭。
二次出击布局中国市场,巴黎老佛爷好像改掉了此前的“高端”姿态,转走大众化路线。
不过记者在走访西单巴黎老佛爷时发现,其产品价格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与开业时巴黎老佛爷宣称的大众化路线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业内资深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在北京西单老佛爷百货因为大陆的奢侈品税率,以及额外收取的奢侈品保证金,其价格彻底失去了母公司的优势。
“买手制”中国困局
失败后依旧选择回归,老佛爷的精华“买手制”依旧保留了下来。然而,虽然买手制在国外已是成熟的运营模式,但在中国市场却遭遇发展困局。
资料显示,买手制度发源于超市,起先由于超市在经营服装的时候没有经验,所以请有经验的人进行购货,而这种有经验的人称为买手。买手需要对商品的销路负责,销售不畅的商品无法退回厂商,这需要商场拥有一批眼光准,了解市场、消费者的“买手”。相比于其他管理人才,“买手”仍是国内零售业稀缺工种。
事实上,纵观北京、上海等城市大部分的商场及百货公司,所经营的品牌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这是因为国内传统百货主要实行联营模式,即百货公司引进品牌厂商,由后者经营,向前者支付一定比例的销售额“返点”作为回报,且接受前者日常管理的经营模式。在后续发展乏力的背景下,买手制被视为拯救联营模式下购物中心及百货店的稻草。
与目前国内多数商场更多采取的联营模式相比,在资金方面,买手制需要运营者有充足的资金。虽然国内传统百货正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利润低的困局,但迫于资金的压力却只能隔岸观火,无能力试水。
“从定义不难看出,买手制需要有眼光,产品最好独家,而这与中国传统消费者购物思想‘货比三家的理念’背道而驰,在国内消费者的心目中,独一份的东西都略显贵。”丁浩洲对记者分析说,虽然根据业内预测数据,认为中国消费者的水平已经实现定制化的水平,其实则不然,这其实是一个投资“陷阱”,目前看来,像君太百货等依靠联营模式运营的商场更受消费者青睐。
买手制尚未成为中国百货模式的主流,西单老佛爷荒野求生的故事仍在继续。(来自:华夏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西单老佛爷遭冷遇 老佛爷百货商场部门8位高管变动 管理陷入混乱 老佛爷百货部门证实将进行高层换血 弃购英老牌百货 老佛爷部门总裁证实高层换血 弃购英老牌百货 英国百货House of Fraser“无缘”老佛爷 将全力冲击上市 搜索更多: 老佛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