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店铺设计存隐患,已遭多次起诉
在诸多问题中,最让业主担心的是商场开业近三年却一直未办理规划、消防、人防等验收审批,至今无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1月3日,记者联系到一位曾在太古百货商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购买店铺的房东蓝先生,今年47岁的蓝先生是青岛本地居民,多年的商场经历让他有了一定的积蓄,在太古百货商场开工建设的时候,蓝先生就看准了其中一间店铺。2010年2月25日,蓝先生与太古百货商场签订了商铺买卖合同,以85万多元的总价全款买下了9.6平方米的店铺,每平方米均价为88800元。回忆起当时购买商铺的情景,再看看如今商铺冷清的样子,蓝先生深有感触地说:“2010年年初太古百货开始发售,那时候真是一铺难求,我为了买到这间铺子还托了好几层关系,那时候别说是打折,只要能买到,就算是烧高香了。”
按照合同规定,该商铺使用权期限为50年,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交付使用,但当蓝先生兴冲冲地去自己的新铺子参观时,发现商铺面积似乎比自己预想中的要小一些,蓝先生找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发现实际面积为7.604平方米,竟然比合同面积足足小了2平方米。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段,少2平方米就意味着蓝先生白白损失了17多万元。
“我当然不能就这样算了,也去闹过很多次,他们后来只能把我的房子在往楼梯口的位置挪了几十厘米,单这样一来就把半个消防通道给挡住了。”蓝先生带领记者来到太古百货商场地下一层C322户,可以清楚地看到,紧邻的消防通道只剩下一扇门能打开。根据“面积误差比绝对值正负超出10%时,买受人有权退商铺”的规定,蓝先生在2013年一纸诉状将太古百货商场告上法庭。
蓝先生介绍称:“我这其实都算小问题,这个商场在建设过程中擅自更改图纸,几百个房东都发现了问题,现在所有商铺因为这个办不下来营业执照,状告太古百货的房东还有很多家,不少人已经将问题反映到了省里。”
探讨
电商冲击势头强劲服务型实体店受宠
香港中路地下通道与太古百货正对门,这里与太古百货的冷清截然不同,除了人流量大等客观因素,该地下通道办公室一名负责人李先生将主要原因归结为“经营问题”。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蔡为民(博客,微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岛地下商铺总体经营业绩并不十分乐观,地下商铺总的来说也应该算是实体商铺的一部分,受到电商的强力冲击则在所难免。
实体店并没有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摆出一副强势竞争力的架子。受电商冲击最大的主要是服饰类、日化类,以及百货小商品 ,而不少经营不善的实体店铺所经营的恰好就是这些容易被运输,体验性不强的商品 。
在太古百货走访中 ,记者惊奇地发现 ,虽然绝大多数商铺都已经处于关门歇业状态 ,但在同样面临“最后几天”的情况下,商场里几家美甲店的生意却异常红火。A区一家面积仅10平方米左右的美甲店里有三位员工,但却有至少10名顾客在排队,多是年龄在20岁上下的女士,而商场D区与C 区交界处一家美甲店生意更加红火。“我们跟百货小商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不能网购,现在电商那么发达,像手机壳、包包那种不太重视亲身体验的商品 ,完全可以网购,而化妆品、衣服那些需要试验的商品 ,只要从选对了品牌、网上商城和实体店品质应该一样,而且价格还便宜。”一位美甲店老板说。
蔡为民建议,实体商铺未来更应该向生活服务类的业态转型,干洗、便利店、生鲜购买、宠物美容寄养等这些服务行业是电商所取代不了,但却是居民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当然什么样的服务类型更适合在地下商场里开展,这还要根据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再做结论。另外对奢侈品、全球性品牌店铺的引入,也可以增加地下实体店铺的人气。(来源: 半岛都市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太古地产:项目营运没有固定商业模式 不会简单复制 广州太古汇:本土化竞争 高端奢侈品与平民餐饮“联姻” 太古地产白德利:内地市场依然乐观 “我们可以等” 青岛太古百货规划一直未审批 投资商铺被套牢 专访广州太古汇总经理隋颂伟:七成是国际品牌 搜索更多: 太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