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市场广为流传的和黄出售百佳超市一案被突然叫停,改为考虑将屈臣氏零售业务连同百佳,整体或部分分拆上市。
消息人士指出,屈臣氏连同百佳超市,或可能于中国香港及伦敦两地上市,集资额或者高达780亿港元。
为何出售百佳超市
今年7月以来,李嘉诚旗下和黄传出出售百佳超级市场业务,引发香港震动。甚至传言李嘉诚拉开从香港撤资的序幕。
百佳超市成立于1973年,在香港、澳门和内地有345家店。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百佳超市占香港40%的市场份额,仅次于惠康,为香港第二大超市。
超市市场比较成熟,因而增长缓慢,是李嘉诚退出的部分原因。业内人士表示,放弃盈利薄的百佳超市,从香港市场逐渐撤离而选择进入盈利能力较强的投资领域,体现了李嘉诚的商业战略变化。
“现在是出售百佳超市比较好的时机。 ”盛富资本总裁黄立冲认为,“百佳超市在香港的业务达到顶峰,后续随着情况的变化市场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香港居民对通胀状况的一些意见可能会促使政府出台一些限制性的政策。这可能影响到超市今后的业绩。 ”
除了外部商业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外,近几年,受商铺租金上涨及进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超市的经营成本持续上涨。据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香港零售业市场报告分析,虽然2013年香港零售业保持增长,但经营成本加大,预计2013年香港商铺租金整体涨幅将放缓至5%左右。除了超市经营成本上涨外,消费购买力也出现疲软态势。
数据显示,2012年百佳超市345间门店收益仅占“和黄”整体营业额的5.5%。另据“和黄”年报显示,2012年其零售业务的税前利润增长率从2010年的38%跌到了8%,具体就百佳而言,毛利也仅有2%至3%。
作为李嘉诚和记黄埔旗下零售业态的一员,百佳超市一直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在香港,过去几十年间,百佳超市打败了外来的巨头沃尔玛以及家乐福,然而在大陆地区,百佳超市却一直没能取得突破。根据百佳超市官方披露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百佳超市在国内的门店数仅仅为47家,且大都集中在广东省内。这与屈臣氏集团在内地的快速扩张形成了鲜明对比,并成为了李嘉诚在国内商超领域布局的一块“短板”。
放弃出售百佳超市或与屈臣氏整体上市相关
正当大家猜测百佳超市花落谁家时,一则放弃出售的公告给了答案。和黄表示,目前出售百佳不会给股东带来最高价值。
和黄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顾问高盛、美银美林经完成有关以“百佳超级市场”为主要品牌经营的超级市场零售业务的初步策略性评估后,决定“不会于此刻以私人交易方式出售其百佳业务”,今后将会继续加速落实增长策略,特别专注于中国内地市场。并扩大策略性评估范围至屈臣氏旗下所有零售业务。
竞购者出价不高是导致停售百佳超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9月底,先前入围的8家竞购者经过一轮竞价,仅剩下四家竞购者:华润创业、澳大利亚超市连锁经营商Woolworths、泰国富翁谢国民旗下的卜蜂集团以及日本百货商店交易商永旺株式会社。
“根据早前美林对百佳的评估价为30亿—40亿美元,和黄可能心中的目标价也是30亿—40亿美元,但从当前几个竞购者的出价来看,均未达到其预期价,如最高出价者澳大利亚Woolworths出价为28亿美元,与其预期的价格范围仍有一定距离。”广东省流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分析说。
在停售百佳的同时,和黄方面正在加快对其另一零售企业屈臣氏进行分拆上市的计划。
在10月18日的公告中,和黄披露,该公司决定扩大其策略性评估范围至屈臣氏所有零售业务,务求涵盖可为公司带来最高价值及未来增长潜力的所有选择,“包括于适当市场就所有或部分业务公开招股的可能性”。
业界将之视为百佳将与屈臣氏捆绑,和黄可能将它们整体零售业务打包上市。
据了解,屈臣氏在全球33个市场经营20个零售品牌,零售店铺突破1.1万间,提供保健及美容、高档香水及化妆品、电器及酒品等。作为和黄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屈臣氏在其整个资产净值中占比高达30%,是和黄系内收入占比最高、盈利占比第三的板块。
有消息透露,和黄计划于未来12—18个月内分拆屈臣氏于香港主板上市,集资额624亿至780亿港元。有市场人士估计,以屈臣氏去年盈利及出售25%权益计,屈臣氏的上市市盈率若达30倍,市值将有2500亿至3120亿港元。
有观点指出,在评估出售百佳业务的过程中,和黄经考虑后认为,此刻单独将百佳业务出售,不会为股东带来最高价值。如果仍然摆放在屈臣氏集团业务中,留待未来分拆屈臣氏整体业务上市,反而会为股东带来最大收益。 (中国经济时报 唐跃佩)
李嘉诚停售百佳超市 40亿美元叫价无人“喝彩” 李嘉诚放弃出售百佳 业务仍与屈臣氏捆绑 和记黄埔宣布停售百佳 专注内地市场 股东不满百佳超市售价 屈臣氏或整体上市 李嘉诚放弃卖百佳超市 拟捆绑屈臣氏打包上市 搜索更多: 百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