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本周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是这样描述房地产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年一直强调的“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提法突然消失了,这引发了市场的各种猜测和解读。
目前距离今年2月的“新国五条”才5个月,新国五条是在重申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上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
单看对价格的影响,限购令似乎目前在一个领域是有效的,那就是香港的奶粉限购令。虽然价格本非调控目标,却作为副产品出现——今年3月开始限购后,香港市场的奶粉4月就开始降价,到7月底普遍降价10%以上,有的降价20%。限购令在另一个领域是失败的,那就是国内部分大中城市的房产限购令。虽然直接将价格作为调控对象,但限购后房价却不跌反涨。限购政策最早最严厉的地方是北京市,该市6月份商品房价同比涨幅高达16.7%,居全国之首。
考虑到婴幼儿奶粉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色彩,不得不说半年时间20%的降价幅度十分惊人。同样是限购令之下,奶粉能降价,房产为何不会降价反而上涨?要知道,房地产业一直声称“刚需”是楼市价格坚挺的主要原因;要是他们说的是真的,那就和奶粉有了可比性。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咱先从政策后续动作开始观察。最近看到香港特区政府针对奶粉限购令左右摇摆,其官员不时放风说准备取消限购令。香港一向以自由贸易精神为其核心价值,出台罕见的限购令不得不解释一番:这是为了应对日渐频繁的“奶粉荒”,并打击猖獗的“水货”走私客。特区政府之所以接连放风要取消限令,主要是限奶令快速见效,同时奶粉商反对声浪加大了——奶粉滞销、价格直降、业界强烈反对。行政力量的原意是调节市场上商品的稀缺情况,商品积压、价格下降,已经体现了市场新的面貌。
再说内地针对部分房价过快上涨的大中城市楼市限购令,调控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即使楼市不降价,也不该继续大涨。结果是房价继续大涨,几乎绝大部分城市房价创历史新高。
同样是调控市场供需,同样是限购令,不以价格为目标的奶粉政策却重挫销量和价格;以价格调控为目的的楼市政策却偏偏不能让价格下降,到底为什么?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貌似只能这样解释了。如果硬要说,那还有一种解释,香港实施奶粉限购令后两天时间,特区有关部门就拘捕了45人;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调控政策之一,房地产市场调控执行得怎样?内地实施楼市限购令的城市,听说过什么严厉处罚?新国五条有多少省市出台了具体细则?又有多少是具有可行性,又有多少真正执行了?
最后提一下,香港去年以来也在调控楼市,今年房价渐有下降势头。用的方法看起来比较单调,就是提高印花税税率。这方法国内宏观调控也用了啊。同样是打击楼市过度投机,看看香港怎么实行的:去年10月起,购房半年内转手的,额外印花税率为20%;两年至三年转手的,也收10%额外印花税。炒房者如果预期短期房价涨幅低于10%、20%,自然不想炒了。外来投资者炒高楼价的问题,香港也遇到了,内地人士购房比例近年急剧上升;特区政府也采取了变相的限购措施,那就是非香港户籍人士购房要交更高的额外印花税。
调控政策出台后,香港也遇到了各种利益集团硬抗政策调控、打各类擦边球的情况,特区政府的办法是今年2月起将购房印花税翻倍。如大家所见,香港房价在今年3月见顶,逐步回落。所谓调控,特别是多轮调控之后还没有效果,甚至反效果,从逻辑上推断,无非三种原因:政策准心失调、执行不力、调控之时就成分不足。
股市今年一直担心楼市出现更紧张的政策,A股主流板块房地产股的活跃度大减。不过,这几天地产股又重新活跃,无疑是减轻了政策顾虑。事实上,从楼市屡屡调控却从未出台打击投资性购房的核心武器可以看出,房地产泡沫最终的破灭很可能来自市场本身——当城镇化率上升空间已小、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无法化解之时。也就是说,一旦破灭就是崩盘式下跌,具体情形可参照当年日本泡沫的破灭。在此之前,房地产板块或许还有数年好日子可过。 (来源:证券时报网)
洋奶粉因反垄断少赚超十亿 引起华尔街关注 “可尼可”等奶粉系假洋品牌 淘宝仍有销售 婴幼儿奶粉投诉量翻番 近9成涉质量安全问题 洋奶粉因反垄断少赚十亿 消费者未直接获利 2013上半年婴幼儿奶粉投诉翻番 六成是洋品牌 搜索更多: 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