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发展原罪:工业用地违建汉口北
编者按:
红商网讯:武汉卓尔,在阎志的带领下诡秘崛起,这让先前了解“诗人阎志”的人们颇感意外,也令后来谙熟“狼人阎志”的人们认为确在情理之中。一介书生,如何完成从青青子衿到西装领带的华丽转身?如何在大武汉完成他充满原罪的资本累积?他的湖北首富之名,会重蹈兰世立的前车之覆吗?
荣辱与共——这是外界诟病阎志以项目开发绑架当地政府的最佳注解。采访中以及卓尔发给本报的复函均强调:“你们所关心的,我们都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正式批准。”然而,不容争议的事实均显示,卓尔的发展充满侥幸、算计和争议。无论是土地违规商业开发、汉南工业园的道具和闲置、登陆资本市场的财技腾挪,还是阎志的个人发迹之路,都在不断提醒公众,武汉卓尔不是一个令公众肃然起敬的企业,而且,它也不应该成为湖北乃至大武汉的民企榜样。
“汉口北模式没有违法,只能说存在争议,你可以去问当地政府。”
6月25日,卓尔集团副总、公关企划部总经理黄萱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表示,在她看来,武汉卓尔俨然已成当地的成功商业样本。跟随卓尔掌舵人阎志近10年的她,对卓尔的运营手法皆谨慎应答。
2011年,卓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02098.HK,以下简称“卓尔发展”)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并赢得了海外投资者“中国铺王”的称号,卓尔发展董事长阎志也在当年成为湖北首富。从一个小型企业发展成为资产近300亿元的上市公司,卓尔发展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卓尔发展的成功上市得益于汉口北市场带来的高额销售业绩。
卓尔发展上市当年年报显示,以汉口北市场商铺为主的物业销售收益为24.4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9.4%。然而,卓尔发展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汉口北市场存在着重重违规操作。
有“汉口北批发第一城”之称的汉口北市场被指在工业用地上进行商业开发,涉嫌违法销售商铺,在商铺销售过程中存在“售后返租”等行为。
对此,代表阎志出面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黄萱表示,汉口北模式没有问题,汉口北市场包括仓储、厂房、车道、配套公寓,商铺只是一个展示区:“汉口北市场是卓尔的核心资产,自持的物业比例不会低于50%。” 黄对卓尔在工业用地上违规进行商业开发的说法予以否认。
事实是,2006年,汉口北只是当年武汉黄陂区盘龙城的一片荒地,没有水电,不能算做是商业用地。
而阎志的手眼通天在于,知情人披露:“当时,中国建设银行湖北分行直接打电话到建行黄陂支行停止给卓尔发展的贷款。卓尔发展卖掉了旗下的楚香酒厂和黄冈外国语高中学校才完成了汉口北的前期建设。”
与汉口北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卓尔发展开发的位于汉南的另一片工业用地,卓尔发展宣称年产值100亿元的工业园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搁置达十年之久。而在此之前,该地被用于抵押银行获得贷款,其资金直接用于“第一企业社区”的建设。
时代周报记者连续几周深入武汉之汉南、汉口北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逐渐厘清了武汉卓尔集团金玉外表之下的财技故事。
工业用地上大肆商业开发
记者获取的汉口北项目招商中心宣传材料上显示,汉口北市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第四代新型批发市场,是国家财政部、商务部重点支持项目,市场总规划面积达800万平方米,有“汉口北批发第一城”之称。
作为卓尔发展最为重要的地产项目,汉口北市场被指在工业用地上进行商业开发。“在工业用地上进行牟利性质的商铺开发是违法的。”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刘素珍律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6月18日,记者走进汉口北项目的招商中心时,这里的景象更像是一个普通商品房的销售中心。
招商中心内的销售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汉口北项目2008年开始销售,一期共有五个商品城的商铺对外销售,价格大概在7000元/平方米。而如今,二期商铺的价格整整翻了一倍,均价达到14000元/平方米。最高价格已经达到18000-20000元/平方米。其同时承诺可以办理齐全两证。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卓尔再增持汉商集团 阎志被提名董事候选人 卓尔举牌南国易主 武汉商业地产国进民退 卓尔珠宝湖北赤壁店成功开业 西安抽查饰品 卡洛芳瑞、卓尔珠宝被曝不合格 “卓尔珠宝”黄金手镯戴4天装饰物脱落 搜索更多: 卓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