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从3月22日首次公布消息至今,万达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终于尘埃落定。
6月25日,恒力房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出售完成及买卖协议已完成交割。至此,为上市奋战多年的万达终于成功登陆了香港资本市场。
而6月17日,恒力已经举行特别股东大会,且以100%支持率投票通过易名为“万达商业地产”的议案。
收购落定
公告显示,中金香港证券将会代表万达方面并根据收购守则提出要约,按每股面值0.334港元收购恒力地产全部已发行股份。
于2013年6月25日,恒力和万达的买卖协议完成交割,而万达成为恒力地产18.56亿股股份及本金额为2.09港元的可换股债券的实益拥有人,其中18.56亿股股份占恒力全部已发行股本约65%。
恒力方面称,交易的具体方案和此前4月10日公告内容一致。
当时公告显示,恒力商业地产控股股东陈长伟在3月20日订立协议,同意向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出售65%股权,待售股份代价为4.655亿港元或每股0.25港元,待售可换股债券代价为2.09亿港元,总的收购代价为6.74亿港元。
不过,出售将触发万达提出强制性无条件全面要约责任,每股要约价0.334港元,较停牌前收市价0.345港元折让约3.2%,万达希望能维持恒力的上市地位。
该笔交易完成后,陈长伟仍持有恒力9.98%股权,还可以从万达手上获得6.75亿港元。交易协议还包括恒力向陈长伟出售的部分资产,包括恒力城44.65%权益、恒力·金融中心100%权益、恒力·创富中心100%权益和恒力·博纳广场70%权益,加上股东贷款,总作价13.115亿港元。其中13.11亿港元会以陈长伟持有的恒力可换股债券抵销,及陈长伟以现金支付的54万港元。也就是说,恒力实际只收取约54万港元。
收购完成后,恒力持有的资产,只剩下恒力城50.35%的股权。资料显示,恒力城位于福建省福州(楼盘)市的金融中心区,总建筑面积约24.16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商业及零售等业态,其中建面约5.5万平米的零售综合项目已经出租给了王府井(600859,股吧)百货,租约为20年,于2032年届满,租期内预计产生租金收入约人民币12.47亿元。
恒力在公告中指出,交易完成后,出售集团与余下集团可能延续或订立若干租赁及物业管理安排。要约人万达拟继续发展余下集团主要业务,以经营及管理仍持股50.35%的恒力城,倘出现合适投资机会,或考虑将业务多样化以拓宽其收入来源。
内房壳潮
万达借壳恒力之事一直被券商及诸多业内人士看好,尤其在恒力近几个月的股价表现上更是明显。
有数据统计显示,从4月10日恒力复牌至5月31日,股价已由0.334港元暴涨至5.37港元,涨幅高达16倍。
花旗报告亦指出,恒力符合该行对优质内房壳股的定义,只是注资时间及过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银盛财富管理首席策略师郭家耀则表示,现时多只已被入主的内房壳股当中,以盛高置地及恒力地产最有留意价值,因其母公司分别是绿地集团及万达集团,两者均未有在内地上市,向香港两家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可能性最高。
从中海开启了香港收购壳公司的先气以来,内地诸多房地产企业已经陆续在港交所寻找到了上市平台。
有人称,中海开创了中资房地产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上市公司的先河,并购后的三年中海宏洋的跨越式发展,点燃了众多内地房企对港股市场并购的热情。
完成并购后三年左右时间,中海宏洋从不足10亿港元的年度销售额,跃升至2012年的135亿港元,市值增长了8倍多,达到约240亿港元。
有中海宏洋的“案例”在前,再加上A股市场多年失去融资功能,“10号文”又为香港IPO设置门槛的情况下,借壳上市的路径自然而然走进内地发展商的视野。
2012年,“招保万金”中的三家公司都纷纷展开收购壳公司,打通香港融资渠道的工作。随后,多年来一直未成功上市的绿地、万达两大国内地产巨头,也宣布收购香港上市平台,以完成其多年的资本市场梦想。
绿地、万达两家企业的收购交易完成后,香港内房股即将出现两支实力雄厚的生力军。
(观点地产网)
万达副总叶宁:跨国并购最大的挑战是文化融合
杭州万达广场开业进入倒计时 总建面35万㎡
红星美凯龙复制万达模式 或将面临资金压力?
上海宝山万达广场人气不足 与消费群体有落差
万达扔300万欧元 为卡马乔下课埋单,你怎么看?
搜索更多: 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