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重的直采
永辉在生鲜经营方面具备着绝对优势,这和公司建立了强大的直采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公司共有采购人员约1400人,其中生鲜采购员超过了700人。公司采购优势很大程度就在于采购员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他们不仅仅只是就返点、账期等进行谈判,而且还就商品的来源和属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努力做到从源头直接采购,以直采代替传统的采购模式,节省了中间成本,从而使其在定价时更能贴近消费者的利益。
直采规模的加大利于缩小商品与农贸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同时,高直采比例与高毛利率有着直接的相关性,目前公司的生鲜直采比例已经高达70%以上,远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降低物流成本
在永辉购物时,消费者常常觉得它的东西相比较其它超市来说要便宜一些,其实这并不是一场和其他超市的价格战,这种费用的低下是和它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密切相关的。
例如在福建,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将其分散的重复交易集中于一个部门完成,使“各分店—诸多供应商”的复杂关系,变为“配送中心—供应商”的关系;各分店间的外部关系也变为企业内部之间的业务关系。
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司大大提高了每次交易的效率,减少各项成本;并通过纵向一体化把交易活动“内化”,从而降低超市交易费用,提升规模经济效应。以福州门店为例,50多家超市每天将要货计划向配送中心汇总,由配送中心向供应商进货,变传统的“厂家—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的长渠道为“厂家—门店—消费者”这样的短渠道,挤掉了传统批发商或经销商的水分,降低了流通成本。
公司福建物流一期已于2011年7月开始投入使用,年配送量在25亿元左右。重庆一期100亩常温库和50亩生鲜库已在2012年底投入使用。安徽物流一期、四川澎湖一期也已基本建完,其他各大区也在积极落实物流项目。完善的物流体系和优化的供应链系统将是公司另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毛利润将进一步上升
公告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福建、重庆和北京,合计约占85.72%。
在2011年,公司开店扩张速度过快,培育压力集中体现,造成公司之前业绩出现下滑。公司管理层对此进行反思,调整扩张节奏,加强精细化管理,减少无效促销。
目前次新区、新区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安徽和河南分别在2012年1月和12月实现单月盈亏平衡,预计2013年可贡献利润,东北和苏皖大区有望大幅减亏。公司2009-2011年主营毛利率分别为15.42%、16.33%和16.42%,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7.90%、19.12%和19.25%。业内认为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来自四点:1)公司经营业态以卖场、大卖场和社区店为主,且在优势区域重庆和福建处于当地龙头地位,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2)通过生鲜聚客流作用,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他日用和服装等高毛利率产品;3)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调整商品结构,提高毛利率较高的食品和服装比重;4)提高直采比例,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预计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提升毛利润的手段都将得到强化,综合毛利润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毛利润的提升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动力。
券商评价
申银万国:永辉超市2012年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46.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21%,营业利润5.68亿元,同比下滑3.47%,实现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7.54%。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永辉新区域减亏态势良好、现金流状况改善、盈利能力逐季提升,我们预计2013年有望实现46%的业绩高增长(公司在年报中预计2013年净利润增长在38%以上)。我们预计2013至2015年EPS为0.96元、1.22元和1.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8、22和18倍,估值虽在板块中仍处高位,但是其成长性和竞争优势相较竞争对手十分显著,且盈利改善趋势较为明确,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认为永辉具备“商业模式+零售技术”的双重优势,竞争优势难以模仿,成长空间巨大。从长期来看是一家值得长期关注的零售公司。
中投证券:我们预计,公司自2012年三季度开始的业绩逐季好转趋势将在2013年上半年延续,二季度业绩增速有望在100%以上,且永辉未来3年的业绩高增长可持续。其原因是公司目前已初步完成全国化布局+新门店(开业时间不足3年)占比高达52%+生鲜领先经营模式,且公司明显加强了后台供应链管理,以及费用管控,因此公司经营效率有望持续提升,业绩持续高增长可期。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永辉半边天上线 生鲜电商:喧嚣的沉寂
永辉超市掺和电商 能否撑起“半边天”?
永辉超市推“生鲜套餐”试水电商
永辉超市涉足生鲜电商 “半边天”上线
无锡百福超市停业 旧址开永辉精品超市
搜索更多: 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