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动态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企动态 >> 开发商动态 >> 正文
嘉凯城扩张之路受阻 13亿卖上海酒店自救
http://www.redsh.com 2013-01-28 红商网 发布稿件

  红商网讯:因扩张之路受挫,嘉凯城集团(000918)不得不通过旗下的中凯集团转让了上海静安区的一座酒店。

  据了解,这座酒店已被中凯集团持有了4年之久,此前一直想作为嘉凯城持有型的商业资产进行运营和管理。由于销售业绩下滑,出于回笼资金进行自救的需要,嘉凯城不得不将该优质酒店项目以13亿元的价格抛售出去。

  嘉凯城近日提出了“轻资产”的解决方案,该公司公告称,未来将设立嘉凯城商业资产公司、嘉凯城贸易公司和嘉凯城物业公司,以整合内部资产。

  对于为何会进行这样的整合,嘉凯城董秘李怀彬指出,嘉凯城的商业将调整公司现有自持商业物业形态结构,减少持有型物业的比例。

  负债大幅增加

  “这个酒店的确被卖掉了,最近才谈成这笔交易。资金到位后,估计明年初会完成酒店的交接。”上海中凯企业集团一位高层告诉记者,转让酒店是集团的决定。

  据了解,原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和中邦置业董事长卫平,以1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该酒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4层至30层为酒店,2层至3层为办公层。消息人士透露,在转让酒店后,公司还有意转让办公层。此外,嘉凯城还打算转让其在上海徐汇区的汇贤雅居的商业部分。

  “汇贤雅居商业部分的预售证很快就要拿到了,我们打算整体出让商业部分,现在正在与人商谈。不过商业的体量还不到一万平方米,也不排除会散售。”中凯企业一位高层表示。

  “这个酒店的位置非常好,业绩也不错,所以中凯集团才持有了好几年。但嘉凯城的业绩不佳,需要资金,所以才转让了该酒店。”上述人士说。

  据嘉凯城2012年三季报,今年1-9月3.55亿元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4.4%。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2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下滑并不是让嘉凯城感到压力最大的。“债务总量大、资金紧张才是核心。”方正证券分析师周伟表示。

  据嘉凯城2012年半年报,上半年该公司的货币资金为19.6亿元,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29.7亿元元。

  记者了解到,为进行自救,该公司除了抛售商用物业,在11月份,还与中融信托等金融机构联合成立了总规模达50亿元的地产基金,首期募资规模约8亿元。

  “该公司通过成立地产基金,才算缓解了资金困局。”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师曹旭东表示。

  缘何陷入资金困局?
  
为何嘉凯城会陷入到资金困局?

  分析师指出这与嘉凯城上市后的发展模式和快速扩张有关。“上市后嘉凯城想快速扩大规模,也想增加商业项目。但步子迈得有点大,在上市一年后就遇到调控,一下又很难收住脚步。”同策房产分析师表示。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告诉记者,对于有着国企背景的嘉凯城来说,该公司高层一直想把公司规模做大,并积极向商业地产方向发展。“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的管理能力与项目的快速发展之间可能有些脱节,使得嘉凯城陷入到尴尬的处境中。”

  据了解,国际嘉业、中凯和名城3家房企进行重组后,2009年成功借ST亚华之壳完成上市。而嘉凯城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为浙江省国资委。

  “2009年刚上市的时候,嘉凯城的底气很足。因为除了有省级国资房企的背景外,又多了上市公司这个牌子,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比以前更容易了。”中凯企业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即使在开发商资金最紧张的2011年,嘉凯城的实际开工项目也有18个,全年施工面积132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新开工的项目有5个,开工面积约34万平方米。但在2011年嘉凯城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据该公司2011年年报,公司在浙江、江苏、上海、重庆的营业收入均出现四至八成的同比大幅下滑,其中重庆和上海的收入降幅超过八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嘉凯城上市前后的时间里,该公司名下获得了不少超级大盘,仅苏州、武汉、青岛、湖州、嘉善五个项目的开发体量就高达415万平方米。

  对于3家房企的功能,中凯侧重于开发高档楼盘及商业项目,国际嘉业和名城房产则主要开发刚需类住宅房产。“中凯是3家企业中实力比较强的,但比较缺乏运营开发大盘项目的经验。”一位同策房产分析师表示。

  “大项目虽然有拿地成本较低的优点,但缺陷也很明显:投资总额大、投资周期长、前期沉淀资本过多。如果再遇到一些拆迁项目,开发中的不确定因素就更多了。如果一个公司的大项目过多,对公司在资金、项目和人才的管理上就应提出很高的要求。”陈晟表示。
  (来源:华夏时报)

陈晓接手中凯豪生 嘉凯城商业加速清盘

嘉凯城整合商业资产自救

收权与放权 嘉凯城重整业务地产独立

嘉凯城再融资难掩业绩下滑 综合体帮倒忙

嘉凯城陷巨亏舆论旋涡 逆势扩张存债务隐忧

搜索更多: 嘉凯城

责编: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