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动态频道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企动态 >> 零售商动态 >> 正文
即墨乐购超市异常冷清 经营模式水土不服
http://www.redsh.com 2012-12-04 红商网 发布稿件

  红商网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国外零售商瞄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能力。然而,近年来,沃尔玛放缓了在中国的开店速度、乐天玛特在青岛城阳关店,似乎这些外国零售大佬在华经营的压力也日渐增大。而作为全球的第三大零售商,乐购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人气不旺,乐购失意岛城
  
开业遇强敌

  英国特易购(TESCO)公司成立于1932年,是英国最大的零售公司,也是世界三大零售商之一。除了在英国本土的691家大型购物中心外,该公司42%的店铺分布于中欧与东南亚各国。TESCO乐购最早是由台湾顶新国际集团于1997年在上海创立的连锁超市品牌,2004年7月和2006年12月,TESCO先后分两次,共计购入乐购90%的股份,取得对乐购的绝对控股地位,随后将乐购改名为TESCO乐购。经历五年的发展,2011年的销售额约为180亿元人民币,乐购超市目前在中国40个城市拥有约93家超级大卖场和12家便利店,其品牌口号为“欢乐购物每一个”。

  2009年,乐购进军青岛,选址与利群相对的四方区人民路。2012年,即墨乐购开业。

  但是乐购的青岛之行似乎并未一帆风顺,现在的四方乐购早已失去了开业之初的精气神。

  记者走进乐购发现,偌大的一个商场,竟然有些空空荡荡。乐都汇百货区一楼的化妆品和饰品区几乎搬空,仅余一两家还在支撑。而商场的品牌服装店,也零零散散。一位某品牌服装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几乎要没人了,有很多业主已经搬走了。”记者看了看此前对面的图书超市,目前只剩下墙上张贴的海报了。

  记者随后在二层、三层、四层看到,大批商户离场后,这些楼层的商户入住率仅在50%左右。大片大片的空位与商场高档的装修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餐饮区,到了午饭时间,依然冷冷清清。与此一路之隔的利群却人气很旺。

  事实上,与如今的冷清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乐购与利群火热的商战。在开业之初,乐购超市曾经发起了近年来青岛最热闹的价格战,想通过低价从利群手中抢夺客源。当时,乐购与利群的价格战打得全城轰动,从猪后肘到台农芒果,几百种价格敏感类商品价格一降再降。多次拼出全城最低价,比农贸市场还便宜。引得市北、李沧区的居民都来人民路购物。

  但火爆的场景仅仅持续了几个月。酣战一番后,利群方面还意犹未尽,对面的乐购却准备偃旗息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岛城商业界人士说,英国方面虽然对人民路乐都汇寄予厚望,但通盘考虑全球大局,却不能在一家门店上无限制地提供资金支持。当英方认为投入已经足够多,应该见效却没有收效时,就开始频频更换经营管理团队。从去年以来,台湾人团队、东北人团队先后几拨人被派来“救火”,随后又尴尬离去。频繁的人事更迭中,TESCO在人民路的首战败下阵来。“这是大型企业经理人制度的弊端。投资方看不到收益就要收手。他们看的是财务报表,而不是实际经营的问题!”该人士这样告诉媒体记者。

  经营模式水土不服

  近年来,商业地产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地蓬然兴起,各种城市商业综合体迅速发展起来,但是面对并未形成气候的消费能力,各家能分得多少蛋糕却是个未知数。

  这种城市商业综合体汇聚了超市、店铺、游乐场等各种城市符号。它们往往通过店面租赁的方式来获取利润。但是众多寄托于此模式经营的商家已经开始尴尬。遭遇尴尬的原因便是还未成气候的消费能力与同行间激烈的竞争。例如李村商圈,虽然各入驻的商家都对此给予厚望,但是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宝龙、万达等商业综合体日子也并不好过,乐购同样如此。

  青岛科技大学邓玉勇教授分析认为,这跟商业地产发展大环境下的消费能力不足有一定关系。邓教授认为,近年来,商业地产迅速发展,而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也迅速发展。但是蛋糕就那么大,目前商业综合体在追求大的同时,不少并没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或者是特色不明显。如此,便很难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一段时间之后消费者会很自然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另外,从整体上看,相对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迅速发展,岛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能力的形成还需要一个时期。

  而岛城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业内人士则指出:“目前,英国TESCO希望门店的标准为繁华地段、营业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卖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而这种一味求大的经营模式不一定适合目前的中国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乐购选址于四方人民路,相对于周边百姓的消费习惯,它的大而空的定位似乎并不合适。而相对定位于中端消费者的利群,却是吸引了大部分消费流。

  经营没有形成特色

  面对固定的市场份额,强敌的竞争,做出自己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而似乎,乐购在这一点上并不突出。

  虽然乐购之前给自己做了很好的规划定位,在规划设计上,大楼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但实际上看来,不论是在购物、游玩、还是美食等方面,并没有特别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利群,无论是超市、还是其他的服装品牌等,都相对比较齐全。

  这似乎是跟企业的招商有很大关系。岛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它的竞争力跟企业的产品密不可分。而类似的商业综合体,面对竞争如果没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就很难脱颖而出。这就需要企业在招商时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吸引特色商家或者品牌入驻。”

  但是对于乐购,似乎从一开始就未见其招商的特色,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所剩的品牌似乎更是寥寥无几。

  反之,已经入驻的商家面对不高的人气,自然也无法支撑下去。“连个人都没有,很多邻居已经搬走了,顶不住了”,某服装品牌经理告诉记者。

  对于乐购招商的问题,在记者的采访当中一直未得到此公司的正面回复。

  同台竞争优势不在

  事实上,近年来,在中国的零售市场,外资零售商在华策略频频改变,关店的行为并不少见。据苏赛特商业数据的监测显示,外资零售商除了家乐福、百思买接连关闭店铺外,全家、罗森(LAWSON)、喜士多、卜蜂莲花等有着外资背景或全外资的零售企业也相继关闭了其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门店。据不完全统计,外资连锁零售店近半年来有40余家陆续关闭。其中全家、罗森、喜士多关闭的数量最多,分别达到了17家、11家和8家。华东地区是外资零售商关店最多的地区。

  一位熟知商品流通的岛城业内人士指出:“外资零售商的优势不再,跟目前的投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外资零售企业被引进之初,包括用地、税收等方面等存在的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无形中已经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而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与国内企业站到同一平台平等竞争是大势所趋,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零售商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本土特色,不论是在管理、原料采购、物流等反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随着零售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国内零售商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外资零售商不得不重新考虑在中国的策略以及布局了。

  知名咨询师胡春才告知记者,“超国民待遇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些外资行业需要谨慎考虑如何提高在华的竞争力,国内异军突起的零售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对这些国际巨头形成了威胁。”“本土化”问题成为外资零售商面临的当务之急。

麦乐购网上代购奶粉竟无货 服务态度太不到位

乐购高管走马观灯地换 政策亦一日三变

在麦乐购上买了“洋奶粉”但物流和客服让消费者有点“上火”

乐购:失意的巨头 负面新闻不断

三年换两个 乐购超市中国区COO廖慧玲离职

搜索更多: 乐购

来源:青岛广播电视报  王艳 责编: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