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裁员门”、“业绩变脸门”的影响还未消退,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又陷入环保污染的漩涡中。近日,有媒体爆出深圳比亚迪暴龙工业园附近居民受其排放的刺激性气味毒害,向环保部门投诉,却依然未解决污染隐患。
居民吸入臭气致身体不适
近日,有媒体爆出深圳比亚迪宝龙工业园长期排放的刺激性气体,附近居民深受其害。面对附近居民的质疑,企业声称按环保要求排放,环保部门也积极督促其整改。但是整改效果却不理想。
小区内不少居民反映,他们闻到气味后感到头痛、胸闷、恶心,呼吸道出现问题。但目前从医学上暂时无法认定臭气是身体不适的主要原因。
据调查,比亚迪厂区内B3、B4、B5三栋厂房内均有为手机外壳喷漆的工序,居民所闻到的气味主要是喷漆废气中的苯系物,即挥发性有机废气(VOC)。
深圳市龙岗区中心医院医生介绍,身体不适、患疾病的成因有很多,要确定VOC中毒,需要通过核磁共振等检测手段,但是这样的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要证明为工业中毒,要基于居民的长期健康检查报告和环境监测结果。
国家化学建筑专家组副组长石玉梅教授指出,“当VOC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们短时间内会感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乏力。严重时会抽搐、昏迷,导致记忆力减退。VOC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甚至血液系统。”
臭味扰民 整改效果不理想
从6月17日起,业主的投诉共得到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15次回复,表示一直在跟进督促企业改进,业主却对整改效果不甚满意。
振业峦山谷小区业主已多次向深圳人居环境委员会和各级环保部门投诉。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在8月21日对振业峦山谷业主投诉的回复中提到,“比亚迪废气处理设施优化升级改造工程已于今年7月底完成,车间废气经管道收集进入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高空排放。”并在后续回复中说,“从8月22日起,该企业喷涂车间约减产50%。”然而小区居民反映, VOC气体散发点仍在排放废气,且臭味并没有得到改善。
9月1日,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对废气仍在排放做出如下解释:“执法人员经对厂房四周及其楼顶废气处理设施检查,发现VOC气味主要来自于厂房一楼的喷漆水循环收集池密封性不足及楼顶处理设施的水帘工艺水箱未加盖。”
执法人员当时责令该企业负责人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快进行整改,“整改期间应采取减产等紧急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片区的不良影响。”
为监督整改效果,从9月19日开始,深圳市环保局的监测车就停在小区门口,并向三位居民发放了气体收集瓶,请他们在气味较浓时收集气体。
比亚迪污染前科
据相关环保部门有限公开的可查资料,比亚迪污染问题早有前科。深圳市环保部门2005年公开的十多起重大环保行政处罚中,比亚迪下辖公司就占了三起。即:深圳市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未经审批,擅自增设负极充电生产线,并擅自转移危险废物;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审批,擅自增设LCD生产线。
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汽车)更是因废水排放超标问题多次受到深圳市原环保局行政处罚。据有限公开的资料显示,仅2009年3月份至9月份比亚迪汽车日均外排废水量达到1465吨,超出公司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允许最大日排水量158.6吨近10倍。
与以往环境污染行为主要集中在“三高”企业相比,近来涉污事件的主角却频频出现在标榜“绿色社会责任”、“清洁环保”的知名企业上。如苹果供应商污染门事件,浙江海宁光伏企业晶科能源遭当地村民举报“排污导致31人患上癌症”等,近期纷纷见诸报端。
“新能源背后会否存在新污染”正成为这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的阿克琉斯之踵。“大众必须要有一点新认识新能源也有可能导致新污染。”广东省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王理宗告诉本报记者,任何一种新能源,即便终端使用是清洁的,但其加工过程是污染的,也不能称之为“清洁能源”。同样,标榜环保的新能源产品,在其加工过程中也未必全部符合环保要求。这意味着,企业高层在发展新能源产业,同样需要保留一份质疑与警惕之心,做到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和谐两手抓。
具体到新能源电池,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教授、研究员张仁元称,电池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所以比亚迪新能源电池首先就是一种化工产品,有可能会产生两种污染:一是生产工程中的工艺排泄物污染;二是报废以后的电池污染。
“锂电池属于新能源行业不错,但它也不能避免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金属材料加工中有铅、砷、镉、汞、铬等都有可能会释放到灰尘和水中。
专家说法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新华都商学院中国能源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院长林伯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能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的低,要改变能源结构,政策必然向新能源倾斜。但是林伯强称,企业开发新能源面临的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设备过剩,二是如何再利用,三是经济成本。实操起来,还是要从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上入手,这样才能降低成本。但不排除有部分企业,通过压缩环保、减排等方面的运营成本以降低支出。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彭松表示,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网络传播力量的增强,过去在环保方面有欠账的企业,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可能会更容易爆发。对于这种趋势,企业、地方政府都要有所预期。增加环保投入也好、厂区搬迁也好,虽然看似要增加不少成本,但归根结底,这只是把本应由企业承担的成本,由外部转回企业内部罢了。要是继续罔顾环保问题,企业至少也得承担品牌、声誉损坏的隐性成本,得不偿失。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清晓说,在企业频曝“污染门”的背后,不仅有污染企业自身的问题,而且监管不力的地方政府也难脱关系。清晓建议,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机制,将环保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指标增长最大化,还必须保证当地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应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单指处罚金额的上升,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以罚代治理”的监管模式,否则,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就永远是一座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