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将口碑营销发挥到极致的海底捞,也没能躲过那一扇“门”。在他之前,味千、DQ、肯德基这些靠口碑吃饭的企业都将自己的牌子砸了,弄得消费者反而不知该迈哪条腿去用脚投票了。
据媒体报道,记者通过卧底发现,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的骨头汤以及饮料均系冲兑,而且新员工培训时,会学习如何回避向客人回答汤料以及饮料的成分。对此,海底捞随后在其官网发表说明,称白味汤锅、柠檬水及酸梅汤确系勾兑而成。但又同时表示,所有行为都合法、合规、合乎安全。
安全我倒是信了,如果是拿三聚氰胺勾兑的,就不是媒体跟你掰扯,而是公安局跟你掰扯了。但是,安全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欺骗消费者吗?价格定得那么高,消费者还是愿意捧场,不就是对其有一份信任吗?就为了减少那么一些成本,不惜在诚信旁边放上了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是精明还是愚蠢呢?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想着骗人,因为你能够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丑闻对这些企业的杀伤力最强,因为他们不是“长子”,也不是必需品,而且有着强大的替代品,很有可能一步走错,步步都赶不上趟。他们是最不敢轻易犯错的企业,但现在的情况却是集体犯错,将消费者的不信任情绪无限扩大,是不是餐馆饭店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呢?
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毁掉它恐怕一日也就够了。按理说,餐饮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理应是良币驱逐劣币,然而一些降低成本的潜规则盛行,助长了类似“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使得这些消费者心目中“信得过企业”也如法炮制。看来都不是想赚大钱的,都是以身殉道的,而不是以道殉身的。
尽管《海底捞你学不会》已经成为畅销书,尽管海底捞很会在网络上搞营销,但海底捞们,是不是有一些什么东西,你们自己一直都没学会的呢?应该是历史责任感吧。一说这个,企业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太宏大、太扯淡,但恰恰是因为缺少这个,才让这种胡来成为人云亦云的潜规则,你以次充好,我也偷工减料。
中国市场太大了,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却未见得是一件好事。市场太大,大家都有口饭吃;需求层次多样,什么样的产品都敢叫板。扩大、扩大、再扩大市场份额,就成为中国企业家口头上经常挂着的话语,而不是诸如提高创新水平、提高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这些重要归重要,但显然不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对于太多的企业而言,先跑马圈地再说,先把市场份额占着再说,至于产品和服务的精益求精,就变成了“缓图之”的事情。所以,往往是那些行业领先的企业,往往是那些已经建立起品牌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很街头小摊式的问题。眼大肚子小,管理自然就失控了,这绝不是可以轻描淡写地说是某个门店存在的问题,而是品牌自身管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