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西湖百货商场,一个传统老店的生存之道——在退守中重拾商机
红商网讯:随处可见的老国货,低廉的小物件……福州西湖百货商场将“守旧”变成优势,做出特色。
纽扣、缝纫线、热水瓶木塞、友谊牌护肤霜……在镶嵌着玻璃的封闭式木架柜台下,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居家日用品,看上去有些零碎而散乱。没有空调冷气,天花板上数盏不停旋转的吊扇,试图吹散这大夏天里无处不在的暑热高温。
走进福州西湖百货商场,仿佛时光停滞,眼前出现的是记忆中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普遍的百货店场景。在褪去国营老百货曾经的光彩后,面对接踵而至的大小超市、购物广场带来的冲击,这种坚持似乎已不仅仅是对传统业态的固守。
实惠好用的家什物件、价廉物美的老国货,不论说是称了怀旧消费的心,还是合了补缺需求的意,这些年过半百的经营者在市场夹缝中找寻着生存之道,他们的“守旧”于时光流转中却演化成一种特色。
迫于无奈的“守旧”
第一次光顾西湖百货商场的人,刹那间都不免有“穿越”的感觉——恍若置身影视剧里呈现的二三十年前的光景里。玻璃木架柜台围成的一个个方框,高高竖立的陈列货柜,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销售单元;柜台内的售货员或站或坐静候着顾客光临;营业员和顾客隔着柜台交谈,遇上熟客还捎带上一两句邻里式寒暄。
当传统日用百货销售的这种“老旧”模式,几乎被遍地开花的开架式、体验式商超业态所覆盖时,让人惊奇的是,西湖百货商场缘何能“硕果仅存”?
站在西湖百货商场临着北后街的店门前,记者注意到,卷帘门门楣上蓝底大红字的“西湖百货商场”看起来很不起眼,其下方墙面正中却还悬挂着“西湖连锁超市”字样的牌子。这似乎无言地印证着这家老百货在艰难退守中的纠结经历。
西湖百货商场始建于1969年,原先叫做红湖百货,算得上是福州城区最早的国营百货之一。由于地处北大路附近,很多老福州人习惯称之为“北大商场”。早期,它曾是一个包括照相、理发等服务业在内的综合性大商场,经营面积至少是如今的4倍。“那时候,我们这样的国营商场很吃香,有不少市面上的紧俏货。铜盘、新店一带的居民,连那附近的部队官兵也都来这儿买东西。”曾经站过鞋柜的老员工陈先生说,当时天天门庭若市,根本无法按时下班。
历史的车轮行进至上世纪90年代,西湖百货并未因其曾经的辉煌避免遭遇国企改制浪潮的命运。1999年起,这家拥有100多名职工的商场开始推行责任制承包经营。其时,随着市场经济应运而生的连锁超市、购物大卖场,以新颖的售卖方式、舒适的消费环境和推陈出新的时尚精品,迅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而传统老百货相继消失在城市新商圈里,西湖百货也陷入艰难的经营低谷。
“快撑不住时,也想过转换一下经营模式,试图改为开架超市,或者变身家电卖场,但都没有成功。”两年前退休的原商场负责人林姐介绍说,一些曾有合作或接手意向的百货流通大企业,在实地察看和商谈后,都因为店面位置不沿街、客流不易拓展以及原有硬件设施先天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而退缩。
显然,不管是靠自身还是借外力,都未能转变“老旧”的经营形式。迫于生存压力的西湖百货,只有从销售品类选择入手,多动脑筋了。
“新兴商超大而全,但更多会迎合新潮、时尚的消费,对于百姓最日常的需求总有无法涵盖的方面。”西湖百货商场负责人卓心锋表示,比如,一些看似过时落伍的老物件、日用品,因为耐用实惠,事实上仍有不少市场需求。并且,“柜台式销售还有面对面的优势,能直接了解顾客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货源。”
不只是“怀旧”的消费拥趸
据了解,除了逛街时偶尔入内的路人,西湖百货商场的顾客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正在或曾在附近生活工作的老顾客,另一类是听人介绍专程来找“不好买”居家用品的有心人。与西湖北大路相距甚远的鼓山、金山一带都有人慕名找到这儿。
“能帮我拿些蚊香盘吗?”在日杂用品柜台前,张女士从营业员手中叠放的蚊香盘中挑取了两个,付了两元硬币。她告诉记者,点蚊香最头疼的是随时掉落的灰烬,想找一种比较安全、卫生的专用盘。听人介绍这儿能买到,家住左海公园附近的她就骑电动车找过来。
在这里,这样的“稀罕”小物件还真不少,瓜子钳、核桃夹、老式折叠小剪刀、蚊帐挂钩、缝衣用的顶针、修补儿童衣裤磨损的卡通布贴、使用方便的帆布搭扣腰带……守着这个柜台20多年的售货员李姐说,这样的小物件现在或许算不上最大众化的需求,但因能解决生活中特殊小难题,在大商场又不好买,相当一部分人会特意找上门。
这里很多售价低廉的小商品还可以拆零销售。来买缝衣针的陈女士,嫌配齐大小型号的一整盒针太多用不上,只买了两根粗细大小适合缝棉布内衣的针。陈女士说,有些超市也卖针头线脑,但都是打包搭售,选择的余地较小。记者在柜台上看到,晾衣用小衣夹、各种颜色缝衣线、大小纽扣、常用在老人孩子服装的暗扣、论尺量剪的松紧带和蕾丝边等,拆零卖只有三五角钱的生意。有一种简易窗帘环,每枚甚至低至5分钱。李姐坦言,这些不起眼的物件只能图个薄利多销。
“拾遗补缺,经营百姓最常用、好用的消费品,是目前商场经营的主方向。”卓心锋介绍说,商场现有的服装鞋帽、针织内衣、棉纺化纤、五金交电等柜台都各展身手,将“守旧”变成优势,做出特色。在锅碗瓢盆柜台上,营业员王姐正帮着一位先生换用高压锅盖上的小配件。另一旁等待的顾客林女士说,在这买了配件当场就可以换上,很方便。
前些年,到这商场的十有八九是中老年人。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老牌国货的关注,西湖百货的名气通过网络,在福州年青一代消费群体中也得以扩展,这儿的人气渐旺。蛤蜊油、友谊牌护肤脂、百雀羚面霜、马牌润面油、蜂花檀香皂、杏花牌蚊帐、回力牌球鞋等等,在西湖百货里走一圈,随处可见那些耳熟能详的老国货。
“不只是为了体验一份怀旧的感觉。”花8元钱买了百雀羚护手霜套装的一位年轻女士表示,网上有帖子说这儿有不少国货老牌子,顺道来逛逛,果然有些收获。她说,这样的老百货同老国货一样,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包装,却实实在在。以后家里缺点什么日用品,超市里不好找到的,也会上这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