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徐福记国际集团(下称“徐福记”)新闻发言人孙天珍最近一周都很少按时下班,她给予媒体致电最多的回复是,“太忙了,我真的没有时间。”而导致她如此忙碌的是彭博社在7月2日发表的一则消息,雀巢正洽谈全部或部分收购台资的中国糖果业老大徐福记股份。目前徐福记市值高达26亿美元。
对于彭博社的这则消息,7月5日,徐福记首次承认雀巢正在与之洽谈有关收购的事情:徐福记集团长期以来在糖点领域寻求适合的战略伙伴进行合作结盟;多年来陆续与来自日本、欧美等区域的潜在对象进行互动交流,其中包括雀巢集团。
低调徐福记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台湾徐氏兄弟在东莞创办了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此外,徐氏兄弟已在台湾经营糖点生意多年,拥有徐氏、徐福记、安可等多个食品品牌。不过,从1992年发展至今,徐福记并没有涉及其他发展业务。
1997年,新加坡汇亚集团与徐氏兄弟成立了BVI徐福记控股有限公司,汇亚占25%的股份,徐氏兄弟一直处在控股地位。据孙天珍介绍,当时徐福记之所以接受新加坡汇亚,是因为糖点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当时汇亚集团投资时,谈到可以为徐福记提供不一样的经营思维。而徐福记当时也想有一定的突破,就同意让汇亚集团加入。
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上市,2009年,新加坡汇亚集团正式退出此次投资。上市之后的徐福记,市值达到了26亿美元。
除了汇亚集团,徐福记很少接受外来资金,一直都是采用自有资金进行发展。对于徐氏兄弟而言,让徐福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徐福记员工眼里,徐氏兄弟对糖点生意非常执着,他们经常提到要把徐福记这个品牌做成百年老店,而且要把中国的糕点做到极致。即便如此,徐氏兄弟依旧很少接受采访,“说不如做”成为其一贯的作风。
徐福记对自己的终端渠道非常重视,目前徐福记在全国有129家销售分公司,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区。这些分公司不仅要扩展渠道,为渠道商供应货物,同时也要从渠道商那里收集市场信息。
虽然徐福记是在新加坡上市,但其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中国人的品牌,口味基本上是以中国人的口味为主,且徐福记的市场份额99%都是在中国,外销基本上也是以华人为主。
据徐福记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10年其全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3.1亿元和6.0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31%。根据国际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数据,按零售额算,2008年我国糖果市场规模近580亿元,雀巢的份额仅为1.6%,远远落后于排名首位的美国玛氏12.9%,徐福记的份额则为3.9%。
困难
徐福记目前处在上升通道,徐氏兄弟也一直强调控股与长期运作这个品牌,因此收购传言让很多投资者感到疑惑。但对于徐福记而言,这个行业依然有自己的困难。
据了解,糖点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优势,孙天珍也承认,他们无法招聘到名校的学生。从徐福记内部而言,管理人员都是自己培训。目前徐福记很多中高层都是徐福记内部培养出来的,已有十多年的工作时间。因此,徐福记的研发与国际食品巨头具有较大的差距。据了解,雀巢就是从研发起家的。在食品企业中,雀巢投入的研发经费是最多的,2007年总额达到19亿瑞郎,相当于净利润的18%。强大的研发团队,让雀巢拥有齐全的产品线,每天雀巢集团分布在全球各地的480家工厂,平均要售出十多亿件各类食品。
相比之下,徐福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糖果和糕点方面,虽然徐福记试图拓展做利润较高的巧克力产品,但并不尽如人意。与外来品牌德芙相比,徐福记在巧克力市场的推进不甚理想。
除研发能力外,行业内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据正略钧策咨询顾问闫强介绍,徐福记的发展是因为整个糖点行业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之前中国消费者仅仅是过年的时候消费糖点,而许多国际品牌的进入,培养了中国消费者平时消费糖点的习惯。但众多糖点品牌的进入,外加本土品牌的崛起,也使得糖点行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据闫强介绍,虽然徐福记在2010年财年的收入达到了43亿元,在这个行业中算是龙头,但第二名与徐福记的差距并非不可超越。而且本土许多品牌都做得很好,例如金丝猴、雅克,在糖点行业的市场份额也非常可观。
除了产品线单一和来自竞争对手的竞争外,徐福记保守的战略也成为其发展的一大掣肘。闫强介绍说,目前正因为糖点行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仅靠自有资金发展,市场机会就很有可能失去,毕竟市场推广乃至建设加工厂之类都需要大量资金。再者,身处食品行业,受上游原材料的影响较大,例如,白糖的价格一直处在高位,这就对中低端食品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利润,就必须涉足高端产品,而这就需要很强的研发能力。
因此,在闫强看来,徐福记想要在目前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和研发能力来加快扩张,乃至扩充产品线。而此次传出的雀巢收购徐福记,雀巢的实力正好可以弥补徐福记本身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