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在天津零售市场上,津工这个小字辈,见证了市场不断的起伏跌宕。对津工来说,找到自身的生存之路,实现夹缝中突围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是对手竞争促进了津工的成长。
1997年,对天津零售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年份,生于忧患的津工一落地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一年,除出身于天津总工会合作社的津工超市第一家门店开业外,另一家著名超市企业家世界也开始发力,并将上万平方米大卖场作为主打。
2003年底,沃尔玛天津第一家店开门纳客,至此家乐福、沃尔玛、欧尚,麦德龙等大品牌悉数进入津门,第一轮暗战开始。而此时,曾经在天津叱咤风云的家乐危机开始逐渐显现,并最终走向了被收购的末路。
到2004年底,津工门店发展到 200家,覆盖上到5000平方米大卖场,下到100多平方米的小门店全业态形式。最大单店年销售额近一个亿,闷头发展的津工突然发现,“狼来了。”
短兵相接之下,劣势立显。“走大型卖场之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这对津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方面无法与大型连锁企业竞争。”谈起当时的情景,虽然今天看来“没必要与家乐福较劲,就是要比他们贵,凭借地利优势消费者会接受的。”对当时的情景,津工超市董事长卢代盛至今耿耿于怀。
危机面前,走正确的路比正确地走路更重要,转型已然成为当时的津工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能否寻找到真正适合的经营之路考验着津工。
事实上,不仅是津工,对中国所有的本土连锁企业来讲,如何与狼共舞一直是道绕不过去的坎儿。2005年初,上海联华就曾经提出,要加快传统标准超市的调整改造,向社区店转变,津工采用的是同样的方式。
津工人意识到,“离顾客越近,离竞争越远。”从2004年底开始,津工开始了第二次成长,实行抓小放大,向社区逐渐靠拢。而这正好号准了天津市场的消费脉搏,将津工推上了快车道。
“天津居民、特别是老居民非常看重店面的口碑,有什么打折消息会在社区里传开,这一点是选择社区开店的优势,而外来的超市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失去了人和的优势。”津工超市负责人说。
当时,天津官方数据显示,快速消费品的销售额是每人一天12元,10元的食品和2元的用品,1000~1500户居民每天必定产生24000~36000元的消费,这不是个小数目。津工社区生意由此开始。
集中精力发展社区店之后,津工利润快速增长,从2005年300多万利润开始至2010年,5年之内利润增长了10倍。
进入社区,避免了与超级大卖场之间的竞争,选择居民区这片蓝海。津工的“麻烦”并没有因此减少,这一次对手是央企华润。
“关掉大店,挺进社区,在当时也有些不得已的意味,没想到歪打正着,为津工指明了发展之路。”卢代盛说,“不光我们发现了这个市场,华润万家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领域。”
如果说与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竞争还属于虚晃一枪的话,与华润的较量则完全是真刀真枪的实战。
2007年底,华润万家第一家店开在尖山,地址选择在津工隔壁,并且以价格战开始,展开了对津工的进攻。“为了吸引顾客,华润的价格定得很低,鸡蛋的价格从3.8元降到了2.5元,一天内价格调整7、8次。”津工超市负责人介绍说。
虽然同为社区店,津工和华润的实力完全不成比例。2010年,华润万家销售额718亿元,而津工只有15亿元。一个是全国布局财大气粗的央企大哥,一个是深耕本土的天津小弟,竞争结果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统计显示,目前天津超市业的门店数在1000家左右,除86家大型超市外,90%以上超市是以便利店的形式存在,其中津工456家,华润260家,名列前两位,除去大型门店,津工在社区店的数量和销售收入上都领先于对手。
转变
夹缝中生存,突出大卖场重围,实行服务化转变的生存方式,成了津工的第二步棋。
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津工还有什么不能做的”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津工最终目标是做服务业,一种生活型社区现代服务业”津工超市负责人表示,以社区为中心,津工的服务蓝图正在逐渐展开。
“远亲不如近邻”也许更能表明社区店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居民把大卖场比作长辈,偶尔去“看望”一次;社区店是邻居,天天都要见面。如何尽量满足居民的多种需求,是津工追求的目标,也是津工区别于其他超市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