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康师傅:价格难“涨肥”产品就“减肥”? 康师傅的资本充分运用了最简捷实用的“理论”“不能涨胖,我就减肥”。不能涨胖的是价格,所以,不能以涨价格来增加我的利润,但我可以减少产品的容量,来节约我的成本,反正都是消费者来承受。这里面,自然还有一个常见的资本常客:欺诈。
方便面涨价计划刚刚被相关部门叫停,康师傅部分饮料却又减量10%“瘦身”,被网友指责为“变相顶风涨价”。京华时报更以《康师傅部分饮料减量10% 价格不变消费者难发觉》形象具体地指出了这种隐性涨价的行为。现在报道的虽然是康师傅,其实,并非仅此一家,报道中说: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减量不加价”的隐性涨价方式,近年来频频被商家使用。
前述所称的“相关部门”,其实就是 “约谈不是行政干预”的发改委。在国家物价到了不得不出手“调控”之时,国家发改委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约谈”方式,控制物价缓涨。请注意,这是“缓涨”。然而,就这种特色的约谈,也被人指称为“干预”,发改委不得不出面予以解释。约谈与干预之争,其实反映出市场经济,商业活动,特别是定价权由谁说了算的问题。再引申地思考一下,其实,更是“制度”问题。
比如康师傅,辛苦地做面、做饮料,不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吗?所以,每逢物价上涨之时,商家第一个耐不住性子,因为,他们当然不愿意在成本增加、价格不涨的情况下“为人民服务”,他们又不是人民公仆,他们是市场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而且有的是合法的主体,无可厚非。所以,在国家出面约谈的情况下,这种“给面子”缓涨背后,商家肯定是一百个不乐意。因为,康师傅等师傅们有一万个合法的理由利用价格来“涨胖”啊。
所以,便不难理解为何质疑“约谈”为“干预”之事了。
笔者虽然不支持盲目涨价,但是,笔者却要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之前对这些商家的定位:“开放,搞活”的市场经济。它是指,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所以,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如此定位市场经济,他们的涨价要求,是有政策前提的。事实及未来的实践都会证明,虽然,这些接受约谈的商家给了发改委面子,暂时的缓涨,但是,追求利润是他们的本性,谁也阻止不了一个盈利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拼搏,任何一个盈利的主体,都不会做赔本或保本的买卖,那就不是资本的本性了。相反,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民生、民利之间矛盾的马拉松,利润需求,犹如一脱缰野马,永远跑在最前面。
仅举两例来说明,我们应该思考,该用什么来遏制脱缰野马。
首先是,康师傅,虽然在约谈之后,没有涨价。但是,却在饮料上减肥,这种隐性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实际上还是涨价。试问,“约谈”真正见效了吗?没有。康师傅的资本充分运用了最简捷实用的“理论”“不能涨胖,我就减肥”。不能涨胖的是价格,所以,不能以涨价格来增加我的利润,但我可以减少产品的容量,来节约我的成本,反正都是消费者来承受。这里面,自然还有一个常见的资本常客:欺诈。
其次,我们看菜价。一边是菜地里的菜低到几分钱一斤,另一边是城市里的菜依然居高。这种倒挂现象着实令人看着忧心。消费者并没有认为目前菜价有下降趋势。有报道显示,在田间地头收购的卷心菜8分一斤,到市区菜市场卖价就达到8-9毛一斤,近10倍差距主要来自运输上的各种成本、人工成本、天气影响下的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场的摊位成本等各种因素。
回忆起去年冬季疯狂上涨的菜价,我们隐约看到一只无形的资本巨手在市场经济里翻江倒海:他们靠囤积,一方面从土地的源头,拿到最低价的农品,而另一方面却从城市里的人群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而中间他们得到的,一边是农民的劳动价值,一边是为他们银行账户里多送利润的消费体的劳动价值。
而这种情况,则是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的,是一种非法的获利模式。完全沦为市场经济的乱象。
综合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是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打击市场经济中的不法行为,才能维护人民的利益。而市场经济特别是极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利润,永远是商家追逐的目标。如果,没有利润,他们都是慈善家,但可怜的是,这样的慈善家,难产。
而追逐利润的方法,却是非常多见的。笔者认为,现在的一些乱添加行为、囤积行为、隐性涨价行为,均是追逐暴利的丧心病狂手段,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失控。所以,康师傅这种不能涨胖,便减肥的盈利模式,应该是令我们反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