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美泰可能忽略了致命的一点,在这座六层独立小楼之外,早已不再是女孩子们怀抱洋娃娃在弄堂里跳方格子的时代。在没有市场基础的中国,芭比娃娃面临的不仅是激烈竞争,更是无形的文化隔阂。
芭比更注重的是文化输送,对中国孩子品味的关注太少,相对来说,日本的Hello Kitty更能赢得中国孩子的喜爱,而非美式娃娃过于成人化的性感。
更令中国家长介意的,是芭比的均价远高于同类产品。中国的玩具市场虽然巨大,却有明显的倾向性,有调查认为,家长更青睐于那些有助于培养学习气氛的益智玩具,而会尽量压缩审美消费的开支。这种功利的消费原则,也阻挡了学龄女孩和芭比亲近的机会。
与此同时,美泰集团要为之付出的,除了各类推广活动的策划与投资外,还有每天每平方米50元的租金,两年下来,仅租金开销就约达1.28亿元,无疑是一个巨大沉重的包袱。尽管考虑到当时金融危机的市场气候,美泰将上海芭比店的销售目标下调了三成,仍不能阻止芭比旗舰店沦为“赔钱货”。
“芭比宫殿”所在的淮海中路,是一条有着110年历史的上海老马路,街面宽阔,梧桐掩映,两边的特色建筑里,汇聚着世界一线奢侈品牌,商业气息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洋溢着旧时十里洋场与现代感交织的浓烈气息。
这个昔日的法租界,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被称作远东第一巴黎时装街。有人说过,淮海路的魔力,就在于能够洋为中用,一直引领着上海人和全中国的消费时尚。
指望从这里发育成长的芭比娃娃,却因为对中国市场的定位尴尬,被迫萧然离去,恍如一次匆忙的逃亡。而上海对此无动于衷,100多年以来,它已经见惯了无数这样的商场事变。
三
对于芭比此次匆匆出走上海,美泰集团解释为,这是在更大的战略登场前的谢幕,芭比品牌将会有一场新的战略提升。但在外界看来,这样的解释更像是一句敷衍的遁词。
作为世界玩具市场畅销最久的产品,芭比娃娃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已然成为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其所希望传递的信息是:美,是女人一生的事业。
在创始人露丝•汉德勒看来,芭比娃娃给所有平凡女孩以瑰丽的梦想——完美的体型、灿烂的笑容、健康向上的形象,以及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美泰公司邀请大牌的时装设计师给芭比设计发型和服饰,50多年来,芭比和她的朋友们每年有120件新款衣服上市,共计穿过10亿件以上的衣服,几乎就是全球时装业的翻版和缩影。
1959年,芭比娃娃首度亮相于美国玩具博览会,参展的主题为:“芭比——少女的榜样。”她代表女孩子们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成就对梦想的追求。
为了证明芭比不是头脑空空的袖珍花瓶,而是一群自我解放的职业妇女,芭比有了警察、医生、军人、宇航员、女企业家、总统候选人等80多种身份,几乎遍涉人类的所有行业。
同时,随着不同国家消费市场的开拓,芭比娃娃也有了种族、肤色和国籍的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芭比甚至有了自己的姐妹、男友、宠物和社交圈,其产品的外延,一直扩展到服饰、书本、游戏和动画影视之中。
芭比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国文化符号。1974年,纽约时代广场的一部分空间,在一周时间里被命名为“芭比大道”,这是芭比向全世界宣告成为巨人的时刻。上世纪90年代末,高唱芭比娃娃的丹麦演唱组合,几乎每天出现在美国人的收音机中,成为孩子们最宠爱的歌手之一。
当然,这个据称每秒钟就会售出3个的芭比娃娃,也曾因宣扬不切实际的女性身体形象而受到广泛批评。有人认为,她的过于苗条的身材,是时装模特儿的翻版,并且是过度瘦身和节食的结果,跟人类的健康理念发生了内在的冲突。
但美国人显然不在乎这种分歧。在众多洋品牌在中国大获成功的鼓舞下,2009年,时值芭比诞生50周年之际,美泰集团决定让全球第一家旗舰店落户上海,并投入数百万美元加以推广,聘请知名设计师和编舞师,为芭比系列进行包装,希望这个美国经典品牌能成功移植中国。
谁也没料到,仅仅过了两年,这个性感的美国宝贝就在上海失宠,黯然退场。
芭比还会回来吗?在淮海路550号的芭比旗舰店门口,一位小女孩问她的妈妈。妈妈笑笑,没有回答。她没有答案,美泰也没有答案。答案在时间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