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2岁的张大中也是个人创业,2007年底将全部股份以36.5亿元卖给国美,之后退出家电行业,成立了北京大中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投资,对家电业情有独钟,先入TCL再进海信。上一轮特别股东大会中,市场曾传言张大中出手资助黄光裕,但并未最终证实有资金上的支持。
不缺钱也不缺事情做的张大中,为何要出山?一种解释是他的大中情结未了,大中也是国美的一部分,他希望国美能走好。二是大中未上市即被收购,如今领导国美这家上市公司是其职业生涯的补充。他的未来角色到底怎样?会不会成为黄家对外彰显公司治理的形象工程?张大中又会如何拿捏眼下这个“职业经理人”身份?
在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魏君贤看来,张大中只是受人之托临时救场,不会深度参与国美事务。理由有二:一来,张担任的是非执行董事,不进管理层。二来,张大中当LP(即私募基金出资人)风生水起,活得很潇洒,不会再次“累吼吼的创业”。这一分析亦得到接近国美董事会人士的认可,他称,陈晓是深度参与公司经营,但张大中更多是公司治理角度而不是经营角度介入,董事长主要是形象意义。张自己亦低调表示来国美要“学习”,希望得到董事们的支持和帮助。
有人笑言:“国美的董事局主席是轮流坐庄,国美、永乐、大中的人都当过了。”
张大中的独立性有多强?这对未来国美的公司治理影响深远。高盛的分析认为,张大中是独立的职业经理人,与黄光裕没有经年的关系,所以国美的公司治理未来应该有所提升,大股东与小股东应该会变得一致。
公司治理不稳定局面
在此次新闻稿中,国美电器执行董事及总裁王俊洲称:“秉承公司高级管理层及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理念,携手带领国美迈向更光明的前景。”
但是,陈晓离开后,各方就能在理念上达成一致吗?对于此次董事变更,市场更关注的是国美是否会退回家族治理。一位熟悉国美董事会的人士称,陈晓及管理层与黄家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差别并不大,只是扩张速度略有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对公司治理的理解。
“大股东不参与公司治理是不对的,但30%多股权完全参与也是不对的,最终要找到平衡。黄光裕事发之前,董事会上几乎都是他们的声音,现在已经改变很大了。”一位接近贝恩人士称,“现在黄家也希望稳定,包括董事会和管理层,日后如何就难以预见了。”
汇丰分析认为,新董事会结构看来更均衡,也消弭了紧张。执行董事、非执董以及独立非执董的比例是31∶38∶31,而之前是 46∶31∶23。大股东持股38.5%,而之前是46.2%。
不过,瑞银报告指出,对国美董事会的变动,市场短期可能反映谨慎,一方面不能排除管理层进一步变动;另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可能观望到3月底国美公布业绩后再做决定。上述因素或导致短期股价波动。
美银美林的罗辰则指出,陈晓离开后,黄光裕家族无疑将在国美拥有绝对影响力,公司治理问题应是投资者主要的疑虑。尽管市场希望黄光裕未来与小股东保持一致,但鉴于黄光裕过往记录,投资者对其印象仍需时间改变。
罗辰指出,不排除管理层进一步的变动以及短期因此可能影响公司士气,但认为大多数管理层不会变动。国美有望重回扩张之路,因为黄光裕相对看重规模,而竞争对手苏宁今年已追赶上来。未来需要观察的是:陈晓何时出售其手中持有的1.2%的国美股份,接替人张大中在国美中的角色,贝恩资本下一步策略以及即将公布的全年业绩。
在业界看来,经过2009和2010这两年的收缩调整,应该说国美电器目前已从2008年末大股东被拘押一事所触发的风险高位上基本完成了“软着陆”,与供应商和银行的合作关系稳定,此时如果黄家坚持要重启大踏步扩张策略,时机上也算成熟。扩张仍然是迅速增加收入最管用的方式,而国美在二三线城市还有大量拓展空间。
而对于股权私募基金贝恩而言,投资国美是看中公司价值和未来投资回报,如今投资已然翻番,未来与黄家共存多久,则在两可之间。因此,贝恩对于陈晓的离开虽有遗憾,但对国美治理前景仍保持乐观。
一位曾投资国美的人士看法则较为负面。他认为,黄家人做事很绝,下一步就可能清洗贝恩和管理层。不过,一位接近黄家的消息人士则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大股东对去年管理层集体站队一事,始终都给予了足够的理解。”
至今,国美大局似稳,但仍有待解难题。一是非上市部分能否注入上市公司,如何注入,显然注入如大幅增加黄光裕股权会是黄家所期盼的,但这对国美权力架构影响如何?二是国美对黄光裕的起诉是否撤回?三是股东大会对董事会取消的一般授权是否恢复?
国美的控制权进入新的萌动,那些仍留在国美电器的职业经理人未来的取舍与命运仍引人关注。贝恩、管理层还能与黄氏家族共存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