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百思买的撤退还在进行中,麦德龙旗下的万得城已经开始找“战利品”。上周末,万得城在上海开出第二店,声称将接手百思买在华客户的售后服务。不过,光鲜的营销、“低价、放权、本土化”的口号能为万得城在中国市场增添多少胜算几率,仍然未知。
当众多顾客在百思买门外排长队等着退延保、解决售后维修等问题时,麦德龙与富士康公司合资的万得城打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广告语——过了2月22日,他们退出了,我们给你定心丸。据万得城工作人员解释,此前在百思买购物的消费者,只要能提供有效的购物证明,产品在保修期内,都可在万得城享受免费售后服务。不过,从现场情况看,在万得城第二店开业当天,顾客仍然是“看得多买得少”。
不同于本土卖场靠出租货架收取费用的模式,洋卖场在经营模式上采取的是买断产品经营。其实,百思买的水土不服症状,在万得城身上也有体现。目前门店租金成本过高、装修费无法转嫁给供货商,外资家电连锁的综合毛利虽然高于本土零售商,但是中外家电连锁的净利润基本持平。在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外资家电连锁的采购价格不具优势。
不过,在万得城看来,其门店分权模式可以保持门店决策灵活、价格最低。但是,分权模式却面临着总部难以完全掌控分店、门店容易滋生腐败并发生价格体系混乱等问题。零售教父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家乐福采取了分权模式,不过,在实现门店快速扩张的同时,家乐福门店出现腐败问题。2007年后,新上任的家乐福中国区总裁罗国伟采取紧急收权策略,店长被重新定位为政策执行者。
万得城定下了到2015年在中国市场门店数量超过百家的计划,日本的山田电机也在去年登陆中国,并确定了3年后开设5家分店的目标。在提供具有价格优势商品的前提下,找到适合中国市场消费特点和供应链特点的经营模式,是外资家电连锁克服水土不服的迫切问题,也应该是“百思买事件”带给外资家电连锁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