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商网讯:近日,远洋地产、太古地产联手以20.0288亿元的价格摘得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慈寺片区和东大街附近一宗地的开发建设权。而这只是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缩影。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大鳄在二三线城市密集拿地、转战商业地产、联手拿地,已成为今年房地产投资的三大特点。
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
从近一个月的情况来看,在去年市场活动低调的房企于近期纷纷加快了扩张步伐,而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二三线城市。
除了远洋地产联手太古地产在成都斩获了20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外,金地地产1月5日公告称,耗资27.18亿元在常州、武汉、长沙拿下4宗土地;1月6日,在苏州今年的首次土地拍卖会上,37宗土地进入了拍卖环节,吸引了香港的九龙仓、众朗投资和台湾的远雄房地产,甚至还有日本积水住宅株式会社的参与;而去年12月,佳兆业集团一口气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及鞍山市拿下6幅地块,使得该公司在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达到总储备量的1/3。面对房企在二三线城市的疯狂扩张,业内人士指出,这与品牌房企的带动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去年以来远洋、万科、保利、中海等大房企纷纷在二三线城市布局,造成了其他中小房企跟风。
监测数据显示,在“楼市调控年”中,进军二三线城市成了开发商最普遍的规避战略。全国排名前10位的上市房企,其在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均低于30%,二三线城市成为今后房企竞争的主要战场。
分析师表示,从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品牌房企逐渐将布局重心转向二三线城市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去年政府新一轮的楼市调控背景下,这样的趋势更有进一步加快的迹象。从2010年1~11月份典型房企拿地的情况来看,虽然一线城市的竞争依然激烈,但二三线城市正逐渐成为各家关注的焦点。许多企业去年在二三线城市的新增土地面积占比均超过了90%。
商业地产将迎来井喷期
2010年以来,万达、SOHO中国、世茂股份等众多老牌商业地产开发商纷纷加速扩张,而众多住宅开发商也纷纷宣布进军商业地产。分析人士称,商业地产将迎来“井喷”期。
业内专家表示,从长期来看,单一的住宅开发蕴藏的风险越来越大,多元化经营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之道,特别是持有型商业物业的收益将成为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中国目前的商业地产市场尚未完全成型,这也为品牌企业进军商业地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就拿此次远洋地产和太古地产联手拿下的成都项目来说,该项目占地面积70779平方米,项目许可的总楼面面积为207260平方米,其中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商业容积率仅为1.48,东大街9号地块写字楼容积率为9。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成都中央商务区内,紧邻西部地区最大的经贸商圈“春熙路-红星路”商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商业资源优势。项目南侧的东大街为成都市政府规划并全力打造的金融街,已具备成熟完善的商业、行政商务和生活功能区。东大街9号地块上的写字楼部分预计建成后高度约190米,将成为成都金融街第一地标。
“房企转向商业地产,一方面是因为住宅市场受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颇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下开发商拿地成本增加,住宅未来预期利润开始摊薄。像万科、保利这样资产上亿的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商用物业,对稳定企业资金有一定作用。如果经营得好,会给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增长。”仲量联行投资部经理刘裕通预计,未来1~2年住宅开发商转型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联手拿地成为普遍现象
土地、信贷、市场、货币多管齐下的格局,将2010年的宏观调控力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严厉层面。只是对于已具备2008年“过冬”经验的房企而言,面对这一轮深度调控的反应却更为快速,而联手拿地就是各种应对措施之一。
2010年,北京万科联合中粮集团拿下的房山地块,即此后的万科中粮长阳半岛项目,成为2010年北京市场上的明星“日光盘”。此外,万科去年在北京还与住总、五矿、京投、金隅、朝开等多家央企或北京市属企业展开了紧密合作。
除了在一个地方联手拿地外,房企之间跨地域联手拿地的案例也越来越多。2011年1月12日,鲁商置业发布公告,其与福建金帝通过挂牌方式竞得青岛市崂山区午山村庄改造项目,项目总成交价50亿元。去年7月,中海地产联手香港九龙仓以人民币41亿元竞得重庆江北嘴CBD地块。2010年最后两个月,香港南丰集团先后宣布与内地房企远洋地产共同合作开发大连及北京CBD项目。而这次联手远洋地产拿下成都地块的太古地产,也是一家老牌的英资企业。
房地产行业专家薛迥文指出,企业联手拿地可以更好地分摊市场风险。在土地出让方式改变的今天,招标条件的苛刻,也使得这种方式将成为房企跑马圈地的主要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责编:寄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