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新顾客
而在不断的试错中,老字号们逐渐清晰了自身的网络营销模式,包括如何在网上找到合适的用户,并迅速地捕捉和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
用连兰香的话说,网络销售的目标顾客一般是25至35岁的白领女性,老字号首先要熟悉这部分人的购买习惯,再结合商品的特点,在推广方式上尽量投其所好。
“比如,她们可能会集中在周末或平日晚上的某个时间段购买,商家应据此调整推广的周期。在此基础上,企业在商品的宣传点上要尽量打动到目标人群。以某个保健品为例,其官网上强调的并不是它养生滋补的功效,而是将其作为美白组合、防晒组合去推,以达到吸引女性眼球的目的。”
进一步说,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据悉,五芳斋去年刚上线时,仅仅将端午礼盒的照片往淘宝上一摆,配上一个“相当官方”的标题,便算完成了页面的设计。事实上,仅做到这些远远不够。“首先,标题里应该把产品有多少克、几种口味都写清楚,不要让消费者去猜;第二,图片需要怎么去拍,怎样通过细节让图片激起人们的食欲,都需要不断地完善。”连兰香称。
在徐沪初看来,每个产品都有自身的定位,企业首先要搞清楚“产品的定位是什么,想卖给谁”。“网购人群大都比较年轻,但这些年轻人不一定都是你的目标客户,这其中也要从收入、文化程度、地域等方面进行细分。确定了产品的消费群后,才能根据人群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营销。”
精准的推广是一方面,销售人员的主动导购亦十分关键。在全聚德官方商城,销售人员正试图将被动的解答问题转变为主动营销。“我们会了解顾客的购买用途,是自己吃还是送人?送人的话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顾客的预算又是多少?根据这些信息,销售人员会进行相关的推荐,尽量做到定制化服务。”钟莉表示。
初步摸清网购人群的喜好后,全聚德和五芳斋开始针对网民的不同需求点,逐渐推出网络专供产品。在烤鸭之外,全聚德已陆续上线了不少休闲食品;而在今年端午节,五芳斋为电子商务渠道专门提供了7款专供产品,并为这些礼盒设计了绿叶系列的环保包装。据悉,这款产品在节日期间销售了20万袋。
对老字号品牌而言,电子商务无疑提供了一条与消费者沟通的全新营销渠道。但毕竟,它们在互联网方面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要重建的绝不仅仅是前台的品牌营销与价格体系。对它们而言,在老字号招牌背后看不见的供应链体系,往往更加复杂。
后台的烦恼
以五芳斋为例,公司做网购的最大门槛在于“季节性太强”,无论是端午、中秋还是春节,爆发性的订单增长让目前仅二十多人的电子商务团队捉襟见肘。“去年,五芳斋在端午旺季前20多天才入驻淘宝,对互联网的整个经验是不足的,”连兰香称,“公司后台的服务能力根本跟不上出货速度,系统相当于瘫痪掉了。”
胡天惠依然记得当时的情形。去年端午期间,五芳斋每天的网络销售额都达到十几万元,“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都有打不完的单子,以至于我们已经不敢接单了。”与此同时,区区几个客服人员根本无法应付买家的询问,这使公司每天都会接到不少的投诉,而其中很多投诉又来不及反应和处理。
尽管如此,五芳斋去年端午期间的网络销售额依然达到200万元,远远超过了预期。此后,公司便开始组织客服培训,并形成了固定的与买家打交道的用语。
完善了客服流程后,到了去年中秋,问题又跟着来了:这一次,五芳斋发现自身的后台软件跟不上订单处理的速度,“淘宝单子刷新得太慢”。于是,公司重新购买了一套系统,大大加快了打单速度。与此同时,五芳斋开始从一些学校临时招聘客服人员,来调整淡旺季的人员配备。今年春节上马新系统后,订单与客服问题解决了,可物流问题又带来了新的困扰。“快递公司的发货速度太慢,造成许多客户不停询问,不停催单。”
胡天惠对此显得颇为无奈。“节日期间快递公司的客服态度很差,很少管你。此外,很多产品从我们这儿发货出去的时候称重是准确的,到了客户那儿会发现货变少了。更严重的是,我们的商品到了消费者那里,外面的包装袋都被换掉了。”
在王永波看来,快递公司的问题很多,这也是当下限制五芳斋线上生意发展的一大瓶颈。除此之外,对网络销量的预估不准是公司遇到的另一大挑战。
“线上渠道不像传统线下渠道,增长幅度是相对稳定的,可预测的。今年,五芳斋的网络销量比去年翻了将近4倍,明年又会是多少倍?情况很难预计。”他说道,“今年旺季临时增加150人,但明年应该增加多少临时人员,备多少货,我们心里都有点没底。”
这种情况并非个案。在传统的购物流程中,老字号或其经销商可以根据区域消费者的消费特性,对产品的出货数量作出准确的预判,而一旦涉足网络,这种预测就变得难以把握,并催生出新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刚开始运营线上渠道时,许多老字号都会因缺乏经验而在出货量上徘徊。出多了会造成库存积压,出少了则会损伤用户体验。”徐沪初指出。毕竟,与草根卖家通过多种渠道满足供应不同,老字号们的上游供货商只有自己,在没有了解清楚网络消费量的前提下,唯一的选择似乎只有慎重。
在这种情况下,老字号企业在面对线上的促销活动时也会心情复杂,在产品供应体系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类似于“秒杀”这样的活动到底要不要参加?
要知道,参加这类活动的好处很明显:一方面,企业能在短期内进行密集出货,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能通过促销活动进入品牌店铺,带动关联产品的消费。但眼下,库存量的不确定与物流配送的瓶颈,让不少老字号品牌“望而却步”。
这种物流瓶颈不仅指快递公司的运力,也指向了老字号本身的产品属性。比如,糕点产品的重量都不小,导致产品的邮寄费用较高,许多网购爱好者会觉得运费不太划算。因此,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物流合作伙伴,在运费上没有价格优势,食品老字号会失去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同时,一些食品的特性也让物流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没有做好抗震、抗压方面的措施,产品在达到消费者时很可能“面目全非”。
除此之外,品牌商的分拣速度亦是拖累物流效率的另一个因素。以张小泉为例,新增的网络订单改造了张小泉的物流体系,“原先是一箱一箱地发货,现在得把所有的箱子拆开来,检查完了后再发货。”繁琐的工作量让张小泉担心,这样一来“造成的投诉会更多”。
相比那些在网络营销上已经游刃有余的年轻品牌,老字号们适应的过程略显缓慢,担忧甚多。而这种小心翼翼的摸索,能否让老树长新枝,还需要时间的沉淀。